第十一章 關於勝利的頂點(第2/4頁)

第五個利益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值得考慮:在軍隊已經前進很遠,而同時敵國國土的形狀允許我們讓它的幾個地區和主要部分隔開時。這個時候,這些地區很快會失去生機。

對於第六個和第七個利益,我們會在後文加以說明,在這裏我們只要記住,它們至少有可能隨軍隊的前進而不斷增長。

現在我們來說說力量被削弱的原因:

(1)圍攻。一般情況下,封鎖和包圍敵人要塞的需要會隨軍隊的前進而繼續增加。單純因為這個原因而造成的力量的削弱,對軍隊當前的狀況可以發生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容易抵消了所有的利益。

當然,現在人們開始用少量的兵力來封鎖要塞,或者僅派更少的兵力來監視它,而敵軍也一定會派出守備部隊駐守這些要塞。盡管如此,要塞依舊是敵人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

一般而言,要塞的守備部隊是由一半非正規部隊的人員和一半正規部隊人員編成。如果進攻方要封鎖交通線附近的要塞,就必須預留比守備部隊多一倍的兵力,而要想正式圍攻某個要塞,或者想讓它缺糧斷水,就需要一個小軍團的兵力。

(2)在敵國境內建立戰區的必要性一定會隨軍隊的前進而不斷增大。因為這個情況而造成力量的削弱,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就算當時對軍隊的狀況不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可時間一長,它對軍隊狀況的影響將比第一個原因產生的影響更大。

在敵國國土上,只有通過部隊去占領的地區才能當成我方的戰區,即在這些地區,我們不是在野外駐有小部隊,就是在最重要的城市中或在兵站上配置守備部隊,這些舉動會極大地削弱我們的軍隊,但是這種削弱是最次要的。

每支軍隊都有戰略側翼(指自己交通線兩側的地方),由於敵軍也同樣有戰略側翼,所以側翼並不是我們明顯的弱點。但是,只有在我方的軍事力量位於我國境內,情況才會是這樣。

一旦進入敵國,側翼這個弱點就很明顯了。因為在交通線很長而又很少甚至沒有掩護的情況下,就算敵人只對我側翼進行最小的行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在敵國的國土上,這種軍事行動隨時可能發生。

前進得越遠,側翼就越長,因此產生的危險也就越大。原因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側翼難以掩護。其次,交通線很長但卻沒有安全保障容易給敵方制造采取行動的機會。最後,我方在撤退時如果丟了交通線,可能產生的後果將十分嚴重。

這些情況會給前進中的軍隊帶來嚴重的負擔。所以,如果進攻方開始進攻時沒有獲得巨大的優勢,一定會覺得自己的計劃遭到的困難越來越多,進攻力量越來越弱小。最後,進攻方會對自己的處境深感不安與憂慮。

(3)軍隊同補充來源地的距離會隨著軍隊的前進而增加。一支出征的軍隊好比是燈上的火苗一樣,如果燈油越少且離火苗越遠,火苗就越小,一直小到徹底熄滅。

當然,占領地區的財富會緩解補給問題。不過,它並不能徹底解決補給問題,因為有許多東西,比如兵員一定要從本國補充,且在正常情況下,通過敵國補充的供應往往不如本國提供的迅速和可靠。此外,身處敵國境內的部隊,它們的需要無法得到很快的滿足,而各種誤解和錯誤也無法及時地被發現和糾正。

倘若一國之君不禦駕親征,並且也不在軍隊附近,那麽來回請示、報告所造成的時間損失將會成為一個新的不利條件。因為,就算統帥的權限很大,他也無法獨自處理其廣闊活動範圍內的全部問題。

(4)政治結合關系的變化。如果這種變化對勝利者有利,那麽這種有利的程度和前進的程度大體上成正比;如果勝利在這方面所造成的影響對勝利者不利,那麽這種不利的程度和勝利者前進的程度大體上成正比。

在這方面,一切和現存的政治結合關系、利害關系、習慣、方針等有關,跟君主、大臣、寵臣和情婦等有關。我們通常只能這麽說,在一個大國戰敗時,它的小同盟國往往會很快與之脫離關系,所以,勝利者一定會隨著每個戰鬥而越來越強大。不過,如果是小國戰敗,那麽在它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時,諸多國家便自願充當它的保護者,甚至會出現,有些曾幫助勝利者打擊該小國的國家在認為勝利者的舉動太過分時,會掉轉槍口對準勝利者。

(5)引起敵人更強烈的抵抗。有時候,敵人會因為恐懼和驚慌而放下武器;有時候,敵人則會因為受到熱情的鼓舞而拿起武器,並在第一次失敗後發起更為激烈的抵抗。

人民和政府的特性、國土的情況、國家的政治結合關系都可以作為用來預測敵人可能采取哪種行動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