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都未刷到要害

沖繩島北部的土質與南部完全不同,挖坑道相對要輕松得多,但八原認為,南部堅硬的土質正是他需要的。

由於美軍潛艇很早就對沖繩海域實施了封鎖,使得沖繩島難以獲得必需的物資裝備,在修築地下坑道時,第32軍基本就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既無水泥,也無鋼筋和炸藥。

缺了水泥鋼筋,你就是挖了坑道,上面掉一發炸彈下來,還是夠嗆。要知道,坑道不僅用來藏身,更主要的還是防空襲和炮擊。厚厚的珊瑚層解決了這一難題,它就像是給坑道做的鋼筋混凝土蓋子一樣,就算是美軍彈飛如雨,只要拿“蓋子”一蓋,就不用害怕了。

水泥鋼筋雖然可以用珊瑚層代替,但坑道頂部總得用什麽東西撐起來,否則很容易塌。

能想到的就是木頭,沖繩島南部沒有大片森林,松林都集中在北部,於是,第32軍便在北部森林給各部隊劃分伐木區,每個師團和旅團都要抽調數百人組成伐木隊負責伐木。

松木伐下來了,得往南送。從北到南,有近65千米的路程,沿途沒有鐵路線,只能用卡車運輸。第32軍雖然配有卡車,像第24師團還有專門的運輸聯隊,但在美軍此前對沖繩島發起的空襲中,島上儲存的汽油大部分都已被摧毀,第32軍被迫利用甘薯中提煉的酒精作為燃料,這當然無法滿足長途運輸的需要。

研究來研究去,最後的辦法仍是讓各部隊自己動手,用當地一種稱為“塞比尼”的小型船只作為工具,從海上將木材運往各自位於南部的防禦陣地。

萊特戰役結束後,從萊特島機場起飛的B-24轟炸機開始進行每天的例行偵察,飛行員一瞅,日軍正從北向南運木頭,馬上就用機槍對船只進行掃射。日軍不得不改在晚上進行水上運輸,運輸效率也由此大大降低,不過到1945年3月底,沖繩島南部的地下坑道已基本就緒,各部隊也早就進入坑道隱蔽。等到美軍大規模登陸的那一天,第24師團和第62師團已在坑道內待了100天,第44獨立混成旅團的時間短一些,也待了50天。

雖然美機每天都對沖繩島實施航空偵察,但是美軍並不知道日軍主力到底在哪裏,航母艦載機和艦炮只能從沖繩島的表面一遍遍地刷過去,刷的次數多,卻一次都未刷到要害,而且日軍以珊瑚層當蓋的坑道體系也確實可以有效抵禦美軍的猛烈炮火。

看到美軍的16英寸艦炮拿他們的坑道毫無辦法,長勇得意了,他專門在第32軍軍部的坑道旁豎了塊牌子,上寫:“天堂般的洞穴戰司令部。”

第32軍猜到了美軍的登陸點,但是按照八原制訂的方案,他們采取了不抵抗策略,沒有對美軍的登陸行動做出任何反應,其用意就是允許美軍“充分登陸”,將美軍“誘至得不到海、空軍火力掩護和支援”的地方,再一舉殲滅其登陸部隊。

八原的部署本來應該是很完美的,然而就因為牛島失於計算,結果還是在機場方面出了點不大不小的漏洞。當獲知美軍居然輕而易舉地便搶占了島上兩座最重要的機場後,大本營不由得大為光火:機場費了牛勁才修起來,你們卻說修了也守不住,要毀掉,以免落入敵人之手,可你們倒是毀啊,全都心急火燎地躲坑道裏去了!把你們當塊材料擡舉起來,你們倒越發得意了,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是不是?

收到大本營的電報,長勇又氣又惱,臉上熱辣辣地跟塊火炭相似的。

在第32軍軍部,如果說八原算知識分子的話,長勇就是個莽夫。他早年在參謀本部坐辦公室時就喜歡招風攬火,曾多次卷入軍事政變,也因此受到審查,被下放到了部隊。長勇最驚人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之舉,是在日蘇張鼓峰戰役進入談判階段時,爬到蘇軍能看得見的山坡上睡大覺,還打著很響的呼嚕。

靠著這個不知所謂的“搏出位”舉動,長勇再次受到重用。他本人性情暴躁,打勤務兵、副官或下級軍官的耳光是家常便飯,同時他還喜歡抽煙喝酒,嗜酒如命,在被派到沖繩擔任第32軍參謀長後,經常一個人坐在指揮所裏,一邊品著好菜,一邊喝著純正的蘇格蘭威士忌,一旦酩酊大醉,就會拿著指揮刀亂舞一通。

像絕大多數日本陸軍將官一樣,長勇性情偏執,崇尚進攻,並且容易將戰略判斷建立在自己的狂熱之上,而不喜歡冷靜客觀地分析現實。他之所以同意八原的方案,一方面是出於對大本營忽視沖繩以及不能調來援兵的憤恨,另一方面是實在被逼得走投無路了,但這並不表明他和八原之間取得了真正的一致。

現在大本營來了興師問罪的電報,長勇便對先前的安排後悔起來。就在4月3日那天晚上,他主持召集參謀會議,提出就算顧及軍長牛島的名聲,也應該立即發起一場大規模攻勢,以日軍擅長的夜間滲透和近戰方式重新奪回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