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於西伯利亞的妖風

戰術恰當與否,引起了李梅的反思。當時,美國空軍采用的是高空精確轟炸戰術,這種轟炸戰術在歐洲戰場被證明是成功的,由於裝上了新的高科技瞄準器——諾登轟炸瞄準器,轟炸機可以精確鎖定目標,從五英裏的高空一溜煙投下炸彈。李梅曾參與過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對此有切身體會。

可是當高空精確轟炸移至日本時,卻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的現象。B-29的飛行員常常會被一種神秘風暴襲擊,變得無所適從:如果B-29與風向垂直飛行,飛機就會向兩邊“滑動”,脫離原有的攻擊區域;如果逆風飛行,飛機就成了不會移動的靶子,非常容易被防空炮火擊中;如果順風而飛,速度又太快,根本沒法使用諾登瞄準器進行瞄準。

這股來自西伯利亞的妖風有一個學術名詞,叫氣流風。日本自恃有神風護佑,氣流風發作時,真像有眾神發威在保護著這個“日出之國”。

怪力亂神那一套,不是李梅需要考慮的,他所想到的,只是如何避開不利條件——既然氣流風在高空才會出現,那我們就到低空去!

這架B-29轟炸機在轟炸日本本土時遭到猛烈攻擊,導致液壓系統損壞刹車鎖死,在降落的時候斷成兩截。B-29的一大優勢就是飛得高,地面高射炮中只有口徑最大的才能達到它的飛行高度,若降低高度,必然會讓B-29面臨極大危險

聽說要實施低空轟炸,B-29的飛行員全給嚇傻了。為什麽要高空轟炸?無他,就是要防止被地面炮火擊中。飛行員在三萬英尺的高度盤旋時,可以通過俯視地面來看清高射炮陣地向他們射擊的情況。現在倒好,等於是直接飛進對方的黑色炮火圈了,這就好像是讓士兵突然離開散兵坑和掩體,朝著子彈飛來的方向猛沖一樣。

這是要讓我們去送死,去自殺啊!

李梅解釋說,他不是讓大家白天去轟炸,是晚上去。日軍夜間防空火力極其薄弱,正好乘虛而入,而且晚上也不可能遇到大量日軍戰鬥機的攔截。

這麽說了,大家還是怕。美軍的高射炮專家也告訴李梅,這麽做將失去70%的B-29轟炸機。

可李梅不但真的要去做,還推出了更為大膽的舉動,他下令卸除B-29除尾炮以外的所有武器,這樣每架飛機就可以多帶2700磅凝固汽油彈——那種在美軍攻占硫黃島的折缽山時,曾產生過令人毛骨悚然效果的新型燃燒彈。

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國著名的空軍理論家米切爾就曾預言,美國會用燃燒彈來收拾日本。原因是日本城市密集,紙張、木頭和其他易燃燒的建築物遍地皆是,只要將燃燒彈投射到這些最易遭到攻擊的大片目標上去,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整個城市化為灰燼。

1940年初,在中國一手創建“飛虎隊”的陳納德致信阿諾德,提出了相同的建議,他指出,只需出動500架美軍飛機,向本州和九州投擲燃燒彈,就能燒毀日本的工業心臟。

阿諾德回信說可不能這麽幹,美機應該打擊軍事目標,怎麽能隨便空襲城市和平民呢?

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已經變成了像魔鬼一樣的國家,“美國就像狼群一樣吼著要轟炸日本”,很少有美國人在意轟炸行動是否野蠻了。可是阿諾德和他的陸軍航空兵還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主張“理想轟炸區域應該包括合法的軍事目標或者是離軍事目標最近的地方”。

李梅的辦法是先斬後奏。在實施夜間低空轟炸和使用凝固汽油彈之前,相關計劃,他一個字都沒有透露給華盛頓方面和阿諾德。

阿諾德於李梅有知遇之恩,他不能因為計劃的失敗而坑了這位上司。他已經想好了,只要不預先向阿諾德報告,阿諾德就可以不因此承擔責任,一旦計劃失敗,勞而無功,那麽後果至多也只是自己被免職或上軍事法庭而已,阿諾德還可以指派他人接替,並有機會從中獲取想要的戰果。

日本大部分是山區,工業和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美國對日轟炸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轟炸城市,來摧毀日本的工業。這次李梅選擇了東京作為大規模夜襲的第一個試驗對象,只要對東京的轟炸能夠成功,他就可以把同樣的模式復制到其他城市中去。

這是一個巨大的賭注,李梅是在用自己的前途以及麾下的300多架B-29和3000名空勤人員作為賭注來冒險。從此,李梅指揮的這次對日空襲行動就被稱為“李梅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