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在西村部隊後面30海裏,就是自日本出發的志摩部隊,但該部隊指揮官志摩清英中將一直保持著無線電靜默。他與西村之間既無通信聯系,對西村的作戰計劃和意圖也一無所知。

西村和志摩曾是海軍軍官學校的同窗,只是俗話說得好,人心難測,海水難量。自進入仕途,兩個人就不知不覺有了明爭暗鬥的意味。一開始,西村升得較快,後來輪到志摩吉星高照,一路趕超,別看如今他們同為中將,但志摩升中將要比西村早六個月,在論資排輩的日本軍界,志摩就相當於西村的前輩了。

自從軍以來,西村從未進入過被稱為“紅磚”的海軍省大門,算是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論作戰經驗,要比大部分時間任職於軍令部,被人揶揄為“肥胖、愚笨、沾沾自喜”的志摩豐富得多。志摩對此也心知肚明。按照日軍的慣例,如果兩人合兵一處,志摩因資格老的緣故,就要擔任兩支部隊的戰術總指揮,到時西村的臉必然黑得跟烏雲相仿。都是同學,志摩就不願觸這個黴頭了,幹脆各打各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西村部隊全速前進,很快把它與志摩部隊的距離拉到了40海裏,離蘇裏高海峽也越來越近。

當晚,雷電交加,但沒有月亮,夜幕籠罩下的蘇裏高海峽一片漆黑,像墳地一樣幽靜,只有當閃電掠過,才把附近彎彎曲曲的海岸照亮。單純從天氣條件來看,確實是闖關的絕佳時機,可是西村並不知道,守關人已經在前方為他布下了天羅地網。

根據早晨探測到的情報,指揮扼守海峽的奧爾登多夫認為,己方在兵力上占據極大優勢,對西村部隊,不光是要擊退的問題,還要全殲。

美軍第七艦隊原定任務為護送陸軍登岸,並對其岸上作戰進行支援,整個艦隊僅攜帶了少量穿甲彈,各護航航母裝載的彈藥也不是魚雷和重磅炸彈,而是爆破彈和殺傷彈。一句話,他們根本就沒有準備進行大規模海戰,但海峽航道狹窄,適合近距離短促炮擊,可以為美軍省去缺乏穿甲彈的煩惱。

富不必驕,貧不必怨,有多少棋子就布多大的局。奧爾登多夫按照各艦的作戰特點,量體裁衣,用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甚至魚雷巡邏艇堵住海峽出口,組成了一道道日艦不得不鉆的巨大火網。

他布設的第一道防線,在海峽南進口附近的島嶼區,那裏隱蔽著39艘魚雷巡邏艇。晚上10點36分,魚雷艇通過雷達發現了西村部隊。隨後,這些魚雷艇便從黑黝黝的海岸邊疾馳而出,一批接一批地向敵艦發起攻擊。

參加蘇裏高海戰的“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居首者)。太平洋艦隊的旗艦,珍珠港事件時因正在船塢中修理未受到魚雷攻擊。1942年進行現代化改裝,改建了艦橋,同時撤去全部舊式副炮,改裝高平兩用炮,強化了防空能力

美軍魚雷艇平時只做巡邏用途,缺乏實戰經驗,還沒等它們駛至適當的魚雷發射區,就已被日軍驅逐艦的探射燈照得無所遁形,發射的魚雷不僅沒有一條打中日艦,己方反而還有多艘被擊傷。

西村部隊一邊排除魚雷艇的阻撓,一邊以20節的速度繼續前進,這樣一腳便踏入了奧爾登多夫預設的伏擊圈。

根據魚雷艇的報告,奧爾登多夫已掌握了西村部隊的航向、速度和陣形。1944年10月25日淩晨2點30分,在向魚雷艇隊發出撤離戰場的信號後,驅逐艦部隊兵分兩路,沿著蘇裏高海峽的兩邊,向日艦駛去。

各艦紛紛開足馬力,在滾滾浪濤中勇往直前。在第54驅逐艦中隊的旗艦“裏米”號上,艦長菲亞拉中校正通過廣播進行令人熱血沸騰的動員:“大家注意,我是艦長。日本艦隊要阻止我軍登陸萊特島,我們一定要截住敵艦,願主保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