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凱德法則

小打小鬧仍然解決不了問題,見美軍還沒有發現“鐵桶輸送”的奧秘,聯合艦隊決定投入更多驅逐艦,來提高補給規模和數量。

1942年11月29日晚,由田中率領八艘驅逐艦組成“鐵桶系東京快車”,拖帶1100個浮桶和少量部隊,自肖特蘭島起航。

到1942年11月初,夏威夷情報站已經能夠破譯日本海軍的最新密碼,同時美軍偵察機也發現日軍艦船白天在肖特蘭集結。綜合兩方面情報,哈爾西判斷日方可能會組織較大規模的增援行動,他決定派一支巡洋艦和驅逐艦編隊前去截擊。

率隊出擊的人選原為金凱德,但這時金凱德另有任用,代替他的是賴特少將。賴特艦隊奉命由聖埃斯皮裏圖島出航,經過680海裏路程前往鐵底灣。

11月30日,天氣非常惡劣,海面白浪滔天,雲層電閃雷鳴,一架美軍偵察機發現了行進中的田中艦群,然而在雷電幹擾下,賴特沒能收到它拍發的電報。

在肖特蘭,潛伏著一名“海岸監視者”。他數了一下軍港內日艦的桅杆數目,發現少了七艘驅逐艦,於是立即向美軍艦隊報告。正是通過他的情報,賴特確認,日軍艦隊當晚會前來“赴約”。

第一個入場的是賴特艦隊,他們由薩沃島北面駛入鐵底灣。賴特的前任金凱德吸取美軍在夜戰中的教訓,規定若參與夜戰,必須使用艦載水上飛機進行偵察,以便及早發現敵人,必要時不惜空投照明彈。賴特先派一架水上飛機降落在圖拉吉港,但田中艦群並非從圖拉吉一側經過,所以賴特沒有收到敵情報告,要再派水上飛機進行偵察,又碰到海上大風,飛機也未能起飛。

就在賴特艦隊入場20分鐘後,田中艦群拖著長長的“大辮子”,從薩沃島西面進入了鐵底灣。

最初,大家誰都不知道誰,賴特苦等日軍艦隊,卻不曉得對方已經逼近。田中東遛遛,西看看,確認附近沒有美艦後,便向岸上接應的陸軍發出信號,讓對方點上篝火,準備投放浮桶。

這時烏雲籠罩著海面,周圍漆黑一片,幾十米外什麽都看不清,但是肉眼做不到的,雷達卻能做到。晚上11點6分,賴特的旗艦“明尼阿波利斯”號巡洋艦在雷達上發現了日艦。

金凱德曾經要求,在未查明敵情之前,絕不能盲目接近敵人,也不可以用單縱隊隊形接敵。但在戰鬥警報發出後,美艦就向右轉向40度,變換成單縱隊,以相逆航向與田中艦群迅速接近。

“金凱德法則”的另外一個內容,是發現攻擊目標後,驅逐艦應首先對敵艦實施魚雷攻擊。賴特也沒有這麽做,原因是鐵底灣除了美軍艦隊外,並不全是日艦,時常還會有從圖拉吉港駛出的巡邏艦出沒。賴特怕誤傷己艦,他決定親自到雷達室一探究竟。

從雷達熒光屏上可以看出,一支艦隊正向東南方向航行,圖拉吉雖有美軍巡洋艦,但不可能是艦隊形式。

戰場最容不得猶豫,稍一耽擱,田中艦群最前端的“高波”號驅逐艦也發現了美軍艦隊,它馬上打亮信號燈發出警報。黑夜中霧氣彌漫,田中的旗艦“長波”號驅逐艦沒有看到警報,還在自顧自地投放浮桶。

美軍先頭驅逐艦“弗萊徹”號見日艦信號燈一閃一閃,急忙請求發射魚雷。賴特倒是已經辨別出了敵我,可是在海岸和山影背景的影響下,他看到的雷達熒光屏上圖像一直模糊不清,這使賴特認為兩軍相距尚遠,匆忙發射魚雷的話,非但把握不大,還容易打草驚蛇,因此遲遲沒有下達攻擊命令。

雷達是個好東西,但如果你只相信雷達,連自己的眼睛都不信了,又會走到另一個極端。“弗萊徹”號的魚雷官眼睜睜地看著“高波”號迎面而來,又不能開炮,急得直嚷嚷。艦長科爾中校不惜打破無線電靜默,對賴特說,“弗萊徹”號正處於魚雷攻擊的最佳時機,再不發射魚雷,就不是打得著打不著的問題,而是得跟日艦相撞了。

賴特仍然不信,遲疑了好一會兒,他才允許前衛驅逐艦發起攻擊。

就在指揮官遲疑不決的時候,兩支艦隊高速對開,“高波”號飛速從“弗萊徹”號的旁邊駛過,“弗萊徹”號痛失良機。

跌足的並非只有“弗萊徹”號,“高波”號亦然,正忙著投放浮桶的田中也沒向他們下達攻擊令。當兩艦交錯而過時,雙方的炮手都無法開火,只能雙眼噴火地望著對方,伸出拳頭相互恐嚇。

待接到賴特的命令,驅逐艦集體轉身,“弗萊徹”號連發10枚魚雷,其他艦也跟著發射了10枚魚雷。

當魚雷射出時,田中的旗艦“長波”號還在放浮桶,突然瞭望哨發現了美艦,緊接著便有兩枚魚雷直奔而來,水兵們嚇得亂成一團,唯有艦橋上的田中冷靜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