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虎

百武此次集結的軍隊,主體便是第二師團。第二師團的征兵地在日本仙台,因此又名仙台師團。該師團有著極為顯赫的戰史,日俄戰爭期間,它因在弓長嶺夜襲俄軍而聲名大振,因此自詡為具有世界水平的精銳部隊。

10月3日晚,師團長丸山政男中將率第二師團先遣隊登陸瓜島,第二天與島上的各路殘兵會合。

丸山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以精於謀劃著稱。在分析開往瓜島的日軍為何屢次受挫時,他除了得出失敗原因在於輕敵的結論外,還明確判定,瓜島飛機場乃雙方爭奪的核心。出兵之前,丸山曾告誡部下:“諸位勢必抱著必死的決心,奪取島上的飛機場,這樣才能戰而勝之,否則我們誰也別想活著回來。”

丸山登陸後,看中了馬塔尼考河西岸,想把那裏作為後續炮兵部隊的陣地,用來炮擊亨德森機場。為此,他沒有輕易向美軍發動進攻,而是抽調一個步兵大隊,對馬塔尼考河西岸進行固守。

丸山的部署,很快引起了範德格裏夫特的注意。範德格裏夫特是這樣一個人,牢騷歸牢騷,打仗歸打仗,他最初制訂的“積極防禦”計劃,只是想將馬塔尼考河西岸的日軍趕得盡可能遠一些,以減輕機場的安全壓力。但在得到第17軍還可能大舉進兵的情報後,他便決定先下手為強,對西岸日軍來個連根拔除,提前打亂日軍的總體部署。

馬塔尼考河西岸山高谷深,叢林密布,有利於守,而不利於攻。如果從正面強攻,不僅付出的代價太大,還不一定能夠取勝,因此範德格裏夫特決定采取迂回戰術。

從7日開始,陸戰一師以營為單位分批迂回至馬塔尼考河西岸,對日軍進行分段切割和殲滅。前兩批美軍遭遇到的敵軍都不多,自然戰果也不大,這讓人很撓頭:鬼子們到底都躲哪兒去了,如此神龍見首不見尾?

第三批過河的是“9·15”時增援來的陸戰隊,番號為陸戰七團一營,營長為普勒中校。

普勒身材矮小,胸部寬大到與身高不成比例,因此被人戲稱為“寬胸漢”,這位“寬胸漢”曾引起過尼米茲的注意。當時尼米茲還是海軍上校,他碰到過一件事,有一名陸戰隊員在值勤時睡覺,被人揭發了,而這名隊員正是普勒的兵。

尼米茲把普勒找來,問他該如何處理。一般情況下,軍官往往會為自己的士兵說情,以免自己及部隊的利益受損,但是普勒的回答大大出乎尼米茲的意料,他斬釘截鐵地說:“上校,我的意見,是把這個狗娘養的開除。他在崗上睡覺就不能當陸戰隊隊員,我不想再要他了。”

尼米茲由此對這位小個子軍官刮目相看。“寬胸漢”也確實有兩下子,他身經百戰,尤其擅長山地叢林戰。過去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作戰時,曾獲得“山中老虎”的綽號,與他為敵的尼加拉瓜反政府領導人甚至懸賞五千美元要買他的人頭。

美軍陸戰隊在瓜島上使用的M-1型75毫米榴彈炮。它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常用的近距離支援武器,無論陸軍還是海軍陸戰隊都有裝備。相對於較為笨重的大口徑榴彈炮,75炮具有小巧靈活的特點,更能適應地形復雜的島嶼戰鬥,同時威力又要強過迫擊炮,若用於拔除一般的火力點不在話下,其炮彈甚至能將島上巨大的巖石擊成粉末

普勒一開始也沒找到敵軍在哪兒,後來在沿一條小路行進時,他發現崎嶇不平的地面上忽然出現了兩道深溝,溝裏全是日軍!

溝內日軍構築的是一個面向海岸的陣地,後方沒有設防,以致對美軍的出現毫無察覺。普勒見狀,立即用無線電召喚炮兵,對東面溝內的日軍進行覆蓋式打擊,同時集中迫擊炮,用炮彈給西面溝內的日軍另開染坊。

突如其來的炮擊令日軍在溝內無處藏身,只得紛紛往坡上爬。陸戰隊的機槍在身後追著射擊,打得日本兵像鯽魚一樣活蹦亂跳。

丸山抽調的生力軍,自然也不是那種“三打不回頭,四打連身轉”的豆腐角色,如果他們不傻乎乎地搞什麽“萬歲突擊”或自殺式沖鋒,僅僅是躲在山坡單兵作戰的話,給美軍造成的殺傷同樣不會小。第一次攻勢,範德格裏夫特組織了六個營參戰,共擊斃日軍690人,美軍自己也戰死了65人,付出的傷亡代價,差不多接近地獄點之役和血嶺之役中陣亡人員的總和。

前台的動靜,必然會牽動各自後援團的神經。10月8日,“東京快車”做出了一個大動作。

因為山本發話,第八艦隊翻出全部家底,艦隊司令三川用六艘驅逐艦、一艘水上飛機母艦組成運輸艦隊,除載運第二師團主力外,還容納了部分重炮、坦克、彈藥以及醫療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