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木牛流馬(二)(第3/4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棧道非常平緩,並不陡峻。原來古代人開通褒斜棧道是非常聰明的,他們選擇了在秦嶺山中最緩的一條道路,不知不覺就上了山,然後不費勁就下去了。

在這樣的道路上四條腿的機械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輪子的效率高,所以當時的木牛流馬不太可能是四條腿的行走機械,而四輪車的可能性更小,因為四輪車作為轉向控制是更難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輪車的轉彎都不是很靈便的,所以放到那個特殊的條件下可能性更小。

從棧道情況分析,似乎只有獨輪車才最有可能是歷史上的木牛流馬。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木牛流馬是獨輪車的話,記載中,木牛是一腳四足,這個四足在獨輪車裏面怎麽體現呢?還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稱包括暗藏的機關如何解釋呢?

最近旅澳學者康弘對木牛流馬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認為:木牛流馬是齒輪組傳動的絞盤索道系統。在雲貴川的深山裏,同類系統還被使用著。

古籍中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特行者數十裏,群行者二十裏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裏,而人不大勞。”

根究這種描寫,傳統觀點認為:木牛流馬應為一種木制牛馬狀運輸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裏,由於兩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這種水平的運輸工具,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這只是一種傳說。

之所以出現這種誤判,是因為對日行二十裏的主體是人還是木牛的誤解。將:“日行二十裏,而人不大勞”連貫起來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裏”的是人——推絞盤的人,木牛根本沒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質疑:木牛流馬如此好用,它們就應該被大力推廣並流傳。但木牛流馬不僅沒有被大眾普及,就連諸葛亮當時也並不經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馬。這說明木牛流馬的使用具有相當的局限性。

分析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的情況,可以初步斷定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地域環境上。

蜀漢位於今四川,道路崎嶇,多為盤山道,在直線距離並不遠的山與山之間走盤山道即遠且難,而架設絞盤和索道無疑是一種快捷便利的好辦法。現在四川,雲南的山區索道還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趕集還要靠它。在其它地區絞盤索道不能廣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馬沒有得到普及。

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獲,對於廣泛應用於雲貴高原的索道應有所聞。按照它們的功能看,木牛流馬應為具有可變速的傘齒輪組或蝸杆、渦輪傳動的絞盤和索道。絞盤需穩固。故而制成牛形,以示其堅。索道上的掛鬥需輕便快捷,故而制成馬型,以示其捷。也有可能木牛為重型運輸機械,既絞盤加索道,流馬為輕型運輸機械,既單純的索道。

此類結構只適於交通不便的山區,不適合於平原地區運輸,所以不能普遍推廣。

《三國演義》上的木牛流馬一直是一個迷,也讓無數人為之癡迷。當時的生產條件簡單,遠不及現代,但是“木牛流馬”的構造看起來簡單易行,也符合當時的情況。如果當時把“木牛流馬”寫的神乎其神,也許我們很早就會把它當成神話的東西而棄之不顧了,但是就因為書上寫的符合當時的情況,所以我們就不能不懷疑當時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馬的問世。可是時代的久遠和小說的戲劇性讓我們又有些一籌莫展。

“木牛流馬”如果真的象書中所描述那樣可以不吃不喝還能走,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在科學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為如果“木牛流馬”要行走,必定會消耗能量,當時肯定沒什麽石油、天然氣之類的能源物質,它又不吃不喝,它從那裏得到能量?

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如果要造出象小說裏描述的那種木牛流馬來,就必須拋棄現在的“能量守恒”定律。同樣,要造出“木牛流馬”也必定會打破影響我們數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個另世界矚目的事跡。歷史上有無數個迷團需要我們去解決,這可能只是一個虛構的物品,但是在迷團未揭開之前,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木牛流馬制造者是誰?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諸葛亮制造木牛流馬的描述:忽一日,長史楊儀入告曰:“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前者所積木料,並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馬,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眾皆驚曰:“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備。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圓,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眾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