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第2/2頁)

那一戰,一個營的淮河子弟,從營長到馬夫,只有十幾個傷兵被俘。

槍不如人,兵不如人,也許這一個營的戰士從進入戰壕就注定了戰敗的命運(日軍記載此戰只傷亡五十余人)。而這些沒有受過什麽教育,也沒有享受過什麽好日子的農家子弟最終也沒有在家園,在他們的父老姐妹面前後退一步。

真相大白的時候,所有的日軍都為此感到震驚。

那一天,我忍不住離席拭淚,以免別人看到我的失態。

此後,使我產生了一種想法——為什麽我們不可以從這些資料中,從敵方的眼睛裏,看一看我們那段歷史呢?而且,這些材料中,顯然可能埋藏著我們所不了解的一些事實。

於是,舊書肆、資料館、日本老兵的家,在業余時間尋找這樣的史料,就成了我的一個固定工作。

的確,有很多意料不到的收獲。比如,日軍雙料王牌飛行員、疾風式戰鬥機的試飛主任,號稱“陸航之花”的巖橋讓三,斃於襲擊西安之役,這一史實就是首次被發掘出來。而八路軍怎樣用日本航空炸彈改造地雷來炸日本坦克,如果不是有照片為證,也怎麽看怎麽像一個傳說。

更多的時候,我是被一種精神激動著。

在這些資料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個個當年的中國人,他們或剛烈、或勇猛、或聰穎、或機變,用他們的脊梁扛起那個時代中國的命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呼喚戰爭,更不是呼喚復仇,而是希望以此喚醒我們對這些中國的脊梁的回憶。在那樣苦難的時刻,依然有那樣多的人為了這個國家義無反顧,捍衛這片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尊嚴。

似乎,這個話題已經在遠去,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到了最危急的時刻”。然而,在我看來,今天疲憊歸家的工程師也一樣,滿身汗水吃著盒飯的民工也一樣,七十年前的人們和我們今天所作的,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那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重建著中國人的信心。

當我陪同日本的來客走進北京機場,並看到他們為這座嶄新的建築之現代化、之規模宏大而目瞪口呆時,我想,七十年前那場戰爭中犧牲的人們,所期待的,莫過於此。

感謝山東畫報出版社的朋友們,特別是秦超編輯,是他們促成了此書的完成和出版,並把淩亂的原稿整理成一本可看的書。本書的大部分篇章,釆用了日本所存資料中的一些材料。但是,也有一些文章,基本采用中方史料,特別是最後幾篇人物傳記性質的作品,在這裏向提供有關資料的朋友致謝。

也感謝葛劍雄老師百忙中為本書作序。葛老師是我欽佩的史學前輩,能夠得到先生的指點,是我極大的榮幸。

因為作者並非專業史學人員,文章中疏漏錯誤在所難免,尚請讀者朋友不吝賜教。

薩 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