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萬家嶺的日軍大尉

關於萬家嶺會戰,在日本發現了一些有關資料,顯示萬家嶺之戰日軍有可能動用了空降部隊。

在關西認識一個叫重信崇義的老日本兵(原伊丹小學校校長)。他參軍晚,且作戰主要在華北,沒參加過萬家嶺作戰,但是他的哥哥死在萬家嶺。

重信崇義的哥哥叫重信直人,當時是日軍第六師團通信參謀,陸軍大尉軍銜,1937年隨軍到上海作戰,1938年10月在萬家嶺戰死。萬家嶺會戰,日軍籠統稱為“武漢攻略作戰”。

我聽他說到這件事的時候,感覺可能重信崇義記錯了番號,因為第六師團好像沒有參加萬家嶺戰役。萬家嶺戰役被殲滅的是日軍第一〇六師團,屬於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而第六師團當時是在江北作戰,屬於第二軍序列。

重信說沒有錯,他哥哥的確是第六師團,在江北的,在進攻梅川鎮的時候負傷了,送到九江治療。這一仗中日雙方反復爭奪,打得十分激烈。重信直人負傷是很奇怪的。他當時在聯隊的指揮部處理電文,離中國軍隊相當遠,有四五公裏,突然一個子彈從天而降,打穿帳篷,正打在他的右邊眉毛部位。

估計是哪個中國兵朝天放了一槍,子彈呈拋物線飛到日軍後方,就中了彩。我在軍訓的時候知道解放軍的沖鋒槍朝天一槍45度角飛到3000米外還有殺傷力(當地部隊一槍飛過靶標後面的山體,落到3000米外橋上打倒了一個老農)。國民黨軍中正式步槍裝藥比沖鋒槍多,打到這麽遠也不奇怪。

不過因為距離太遠,殺傷力不大,所以這個大尉沒有被打死,只是眉骨破裂,負了傷,他當時也沒離開前線。但此時正是秋天,還很炎熱,幾天以後傷口發炎,眼睛都睜不開了,只好送到九江就醫。

重信大尉到九江以後因為治療及時,傷口痊愈。他和另外一些負傷軍官準備歸隊的時候,已經上了卡車,忽然接到憲兵來通知——他們不歸隊了,直接緊急投入江南萬家嶺方向增援第一〇六師團。這個師團是“特設”,也就是預備役師團,戰鬥力比較弱,此時正面臨“全滅”的悲慘處境。

從其他部隊“攔截”負傷歸隊軍官參戰,可見日軍兵力之捉襟見肘和形勢的嚴峻。

後來……後來這個大尉就給打死在萬家嶺了。

前面他負傷的內容是家信中寫的,到萬家嶺他的死則是戰後重信的戰友去他家訪問才知道的。

他的戰友講,重信直人並不是被中國人打死的,他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投入戰鬥。跳傘之後,因為沒有受過充分的跳傘訓練,這個大尉落到了一個池塘裏,又被繩子纏住,活活淹死了。

他的這個戰友也是第六師團的,同時投入萬家嶺作戰,戰鬥中被中國軍隊的子彈把半嘴牙打碎了。

對這段敘述,我感到有令人驚訝的地方,就是日軍是否在萬家嶺投入了傘兵部隊?根據日軍記載,日軍正式的傘兵作戰是從珍珠港事變後,奪取荷印油田開始的。那麽,萬家嶺作戰中,日軍是不是趕鴨子上架,抓了一批官兵就跳傘了呢?日軍當時運輸機並不多,這樣的跳傘增援杯水車薪,對一〇六師團會有多大的效果呢?用裝甲部隊增援是不是效率更高?

日軍登機空降

經過對當時史料的研讀,這次作戰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日軍在萬家嶺空投的並非傘兵部隊,而是軍官。由於日軍在萬家嶺一戰中,連隊級的軍官傷亡過大,導致指揮不暢。加之萬家嶺日軍處於中國軍隊的包圍之中,因此只能用空投的辦法來對損失的軍官加以補充。日軍的運輸機數量雖少,但是用來空投軍官應該是足夠的。軍官畢竟不是士兵,需要很大一個數量。日軍空投的雖然是軍事素質很高的軍官。但是他們並沒有經過系統正規的空降作戰訓練,是外行。因此,像上文所說被淹死的情況出現就不奇怪了。

日軍傘兵

日軍空降作戰水平低劣,在奪取荷印油田的初戰中即損失慘重。日軍正規空降兵部隊的空降作戰水準尚且如此低下,就更不要說萬家嶺一戰中被空投的日軍軍官了。實際上,很多軍官被直接空投到了中國軍隊的陣地上。最後真正對一〇六師團起到增援作用的,保守估計也是不會過半。日軍空降軍官是為了補充損失的軍官,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找到一〇六師團的位置,行使自己的指揮權。這些軍官當然不會像空降兵一樣直接對中國軍隊進行打擊。

至於為何空降而不使用裝甲部隊增援。我推測的原因,萬家嶺是山地,地名有個嶺字嘛。而眾所周知的,裝甲部隊在山區可是吃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