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守錦州 ——張學良在東北問題上最大的失誤

1932年1月3日,日軍未發一槍,占領九一八之後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和遼寧省政府所在地錦州,張學良部不戰撤入關內。竊以為,這是張學良在東北問題上最大的失誤,甚至超過九一八事變時的不抵抗。

看日本史料,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內部有強硬派,也有對東北軍頗為忌憚的保守派。即便是軍中,權力最高的參謀本部也是傾向保守的。分析一下,九一八以後,其實局面並不是完全不可控制。完整的黑龍江省還在馬占山手中(錦州失守時,馬雖然已經放棄齊齊哈爾,依然在海倫重建黑龍江省政府,頑強抵抗)。吉林雖然熙洽投降了,但是丁超等部抗日武裝具有相當實力。特別是東北軍主力還在遼南的錦州,遼左一帶反日運動蜂起。即便是沈陽,臧式毅被囚禁也五十余日頑強不屈。連東邊道鎮守使於祉山這樣的大漢奸,當時也在首鼠兩端——他和日、張同時聯絡,顯然在觀察時機,以便決定自己的動向。關東軍雖然初步得手,其實東北局勢最少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九一八事變日軍在解除東北警察的武裝

當時東北的中國軍事力量,按照日軍分析為——黑龍江省正規軍1.5萬,準軍事部隊1.8萬,吉林軍5.5萬(其中熙洽率領的兩萬軍隊已經投降),錦州的遼寧軍19.5萬,是東北軍的主力。沈陽失守後,張學良將東北軍政機關搬到錦州,日軍深感威脅。

為此,10月18日,關東軍試圖進軍錦州,驅逐張學良。然而,日軍參謀本部連續下達四次命令,堅決命令關東軍回軍,甚至最後一次用了和“奉敕”相同的命令級別。結果是關東軍直到1932年新年,始終沒有與張學良部發生地面沖突。

關東軍當時的局面也十分艱難,其在東北總兵力只有關東軍一萬余,朝鮮軍違令增援的三萬余。前有張學良,後有馬占山,還要擔心蘇聯乘機染指,其內部也相當不安。從國際上說,錦州所在的北寧線鐵路屬於英國資產,日本方面很擔心攻占錦州引發國際沖突。從國內上說,關東軍“下克上”的一意孤行固然有一些下層官佐的支持,但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包括日本國內政壇,都有很強烈的聲音認為這種做法屬於“叛逆”。那時,日本的軍部勢力尚未膨脹到無法克制的地步。10月,大川周明等發動的兵變並未成功。即便關東軍內部,對事件的未來,也是分歧很大。因為支持關東軍行動的勢力中,頗有一部分的目的和占領整個東北三省並不一致,旅大租借問題是他們的出發點。張學良在前一年對蘇發動中東路事變,試圖收回中東路路權,讓日本朝野頗為震動。當時日本所強占的“關東州”,也就是旅大,是日本在東北地區的最重要據點。按照條約,旅大的租借即將在1932年到達租期。預料國民政府不會同意繼續租借,是其中一部分日本軍政人士支持關東軍發動事變的理由。然而,對於吞並整個東北,日本方面內部意見並不一致。

日軍飛機轟炸錦州,使用的轟炸機卻是在沈陽繳獲張學良部的保貞式飛機。

然而,反對的聲音到了1932年就煙消雲散,主張和解的外相幣原辭職。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關東軍進展太順利了,“勝利者是不受責備的”。

錦州之戰,只要張學良擺個抵抗的架子,關東軍就會內外交困——外,錦州並不是很好打的,馬占山一萬多人給日本人造成的麻煩已經夠大,如果張學良近二十萬軍隊在錦州和關東軍打起來,可不是那樣容易拿下來的;同時,關東軍自己是在違背命令的情況下進軍,這種情況下,要想打下去,只有不斷的勝利,否則只要有失敗,就不可避免內部的分裂。事實上關東軍也始終沒有真從地面去打錦州的張學良,只是派飛機轟炸而已,說明它的顧慮也是很深重的。

但是張學良居然一槍不發從錦州撤退了。張學良在日軍壓力面前,漸漸承受不住,終於借口等待調停,發表聲明,撤出錦州,並在1月2日完成撤軍。日軍於1月3日占領錦州,兵不血刃。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結局,令人難以置信。日本方面大喜過望,即便日軍自己,也認為錦州非經過一場血戰不能取得,並集結了戰車部隊,準備應付張的反擊。

錦州撤退的時候,蔣介石已經下野,孫科等國民黨中央巨頭雖然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持張學良的作戰,但至少是希望他進行抵抗的,把責任推給國民黨未免牽強。錦州的棄守,應該是張學良自己的決定。九一八事變,可以歸結為缺乏經驗的張學良在倉促間不能良好判斷局面。但是錦州完全不同,錦州問題上沒有猝不及防的問題,應該說反映了張學良和東北軍高級將領的能力和認識存在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