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八千裏江山(中)(第3/4頁)

那個司機呆呆的看著戰俠歌大踏步走向多雄拉山,想要徒步進入墨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翻越喜馬拉雅山海拔四千二百二十一米的多雄拉山口。他這一輩子還沒有見過這樣奇怪,這樣強悍,面對死亡危脅又能如此灑脫淡然的男人。雖然他和戰俠歌交談的次數很少,他更不清楚戰俠歌這個人究竟來自哪裏做過什麽,但是他卻能清楚的感受到,那個扛著幾百斤負重,仍然可以挺直了胸膛大踏步前先的男人,是一個很有力量的人!

“喂,你行不行?”

問話的是楊振邦,在他們面前的就是多雄拉山的山坡,現在是十月下旬,但是多雄拉山的山坡上的堅冰都沒有消融,從下面看上去,整個山坡簡直就是一個陡峭的大型滑冰場!最可怕的是,山坡上還到處都是積雪,沒有親自踏上去,你很難知道,那片積雪下,究竟是光滑如鏡的堅冰,還是可以讓人能安全立足的巖石。就算戰俠歌穿著軍警防暴靴,只怕也會腳下打滑。一旦他失足摔倒,他和楊振邦兩兄弟,就算是交待到這裏了。

戰俠歌傲然一笑,道:“那座四百多米高的冰山,你我兩兄弟都用自己的兩只手爬上去了,相比較之下,這點小兒科又算是什麽玩藝兒?”

楊振邦莞爾一笑,“也對!”

戰俠歌知道,一架西藏軍區的“黑鷹”直升飛機曾經在這裏墜毀,但是當戰俠歌背著楊振邦一步步走到半山腰的時候,戰俠歌這樣一個在戰場上就算臨泰山崩而就變色的英雄,臉色卻突然變了。

因為他看到了一個峽谷,在草從中,在巖石間,在冰與雪的交合處,戰俠歌可以清楚的看到動物和人類的森森白骨。

到處都是!

在這個時候,戰俠歌突然想起來了他剛剛參加雪原訓練營,就試圖征服那座四百多米的冰山,逼得龍建輝教官和他並肩作戰時,為了鼓勵他,龍建輝教官向他講的故事。

僅僅是在墨脫,就有二十八位軍人埋骨他鄉,其中有五名軍人,他們的遺體至今沒有找到。就是在這片多雄拉山的峽谷中,一九八五年夏天,五名為中國科學考查團背儀器的五名戰士,全部將自己的熱血與忠魂傾灑到了這片土地上,僅僅相隔了兩年,軍分區用八百多匹馬和騾子組成了一支運輸隊,其中就有九十四頭,失足跌進了峽谷。

這是一條中國軍人用鮮血和淚水,堆積起來的生命線!最大的犧牲是在一九五零年,十八路軍進藏時為了修建川藏公路而付出的代價。僅僅兩千公裏的公路,就有三千多名軍人倒在了他們的戰場上,換句話來說,平均每一公裏的路基下,就倒了一點五個十八路軍的軍人!

他們和戰俠歌相比,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受過最嚴格最科學的軍事訓練,當然也不會擁有戰俠歌那樣近乎變態,能夠傲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強大戰鬥力。

他們只是在這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惡劣環境中,默默的生存著,默默肩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戰俠歌真的沒有想到,他只是想向楊振邦展現一下現代中國軍人的風采,但是先被感動,先被震撼的,竟然是他自己!

楊振邦在戰俠歌的耳邊,低聲道:“放我下來!”

楊振邦在這個時候,雖然身體虛弱的站立在那裏都搖搖晃晃,他卻推開了戰俠歌的手,咬牙挺起了胸膛,這位幾十年前活躍在抗日戰場上,最終在敵人大掃蕩中,被迫退入西藏,卻被敵人窮追不舍的革命前輩,站在這片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上,面對眼前那一具具森森白骨,猛然擡起了自己的右手,他放聲叫道:“敬禮!”

“刷!”

不同時代的兩名中國軍人,同時擡起了自己的右手,對著這些埋骨他鄉的軍人,敬上了自己最莊嚴的軍禮。

三個小時後,戰俠歌背著楊振邦來到了多雄拉山口,突然一陣強勁的山風吹過來,中間夾雜著大量雨水和冰雹,戰俠歌猝不及防,身上背著楊振邦,又不能臥倒,他只來得及伸出手臂擋在臉上,豆粒大的冰雹就狠狠砸在他的身上。由於強大的印度洋暖流和山北側的西藏寒冷在這裏反復交織對撞,這個山口的氣候復雜多變,一會暴雨中夾雜著冰雹,一會飛雪亂舞,而且時常有雪崩發生。

在穿越多雄拉山口,走過拿格後,戰俠歌在拿汗密搭起帳篷休息了一晚上後,第二天,接受過最嚴格雪原作戰訓練的戰俠歌,以驚人的高速,背著楊振邦,到達了背崩,走到了雅魯藏布江的江岸。在這條奔流怒吼的大江上,橫著一條用鐵索制成的解放大橋。只要借助這條天竹橋橫穿雅魯藏布江,就算是踏上了背崩,基本算是走到了黑脫縣的地界。

這座橋,是三十年前的軍人修建的。當時軍委決定,在雅魯藏布江上架起一座高架橋,結束在墨脫世世代代生存的巴門人,用皮筏過江的歷史。整個橋是用八根直徑十公分粗,長度高達二百五十米的粗鋼索形成了主體。僅僅是這八根主鋼索,就有幾十噸重。戰俠歌簡直不敢想象,三十年前的那些軍人,是用什麽辦法,將如此沉重,為了保證承重量,必須將二百五十米長的鋼索不能截斷的送過多雄拉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