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雷戰》是我國經典的抗戰題材影片,同時也是一部當時民兵們經常使用的教學片。作為八路軍在華北抗戰中的重要戰術之一,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膾炙人口。但是,歷史上地雷戰的真容,卻一直不甚為人們所了解,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稱《地雷戰》是“科幻影片”,真實的歷史上地雷戰對日軍幾乎沒有威脅,反而常常誤傷自己人雲雲。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怪論,一方面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今天的人們對當年的戰爭漸漸失去感性認識,於是有人便借機來“打扮歷史”,另一方面,地雷戰和台兒莊、平型關這樣的一次性戰役不同,它的戰果分散,每一次給敵方造成的殺傷有限,不大可能被記入對方戰史,因此難以證實。缺乏敵方史料對戰果的證實,是地雷戰真相難明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如果看曾直接和八路軍周旋作戰的日軍下層官兵的回憶,就能夠比較清楚地理解他們對於地雷的恐懼。

原日軍獨混第五旅團第十二獨立警備隊衛生曹長桑島節郎,無疑就是這些日軍下層官兵中的一員。1942年,桑島被征召從軍,到山東與中國抵抗力量作戰。1945年日本戰敗時,桑島等日軍從八路軍的重圍中拼命殺出,沿膠濟線撤退到青島,並從青島乘船回到日本,1946年復員。他所做的戰時回憶錄《華北戰紀》中,多處談到了八路軍地雷戰的威力。

桑島的這本《華北戰紀》,其中包含大量可與中方戰史對照的珍貴資料。例如,他較為詳細地記錄了在中國抗日武裝的軍事精神壓力下,日軍歷史上發生的唯一一次集體暴動嘩變事件——館陶事件;他也認真地記述了反戰同盟到他所在的炮樓下進行宣傳的經歷。這些,都是此前研究抗戰史料中的空白點。

桑島節郎(1945.3.山東龍口,時任衛生班長)

薩為了對桑島此書中描述的水道集之戰進行考證,曾發文請求熟悉歷史的朋友幫助,其中順便和春秋中文社區版主胡卓然提到了桑島所描述的地雷戰。

結果,他寫下了一篇翔實文章來討論桑島描述的八路軍地雷戰。全文如下:

在日軍眼皮底下拉響地雷——地雷戰中的“拉雷手”

胡卓然

薩蘇兄在日本搜集到一些“侵華日軍下級軍官對自己參加戰鬥的回憶”,認為“如果對照中國方面的記載來讀,有些內容會更有價值”。他舉的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地雷戰”的——
“例如,有的日本老兵描寫在山東被埋設的地雷一次炸死炸傷九名戰友。靠地雷取得如此戰果是因為八路的地雷並非踏發,而是拉發。八路實行這種地雷戰時,會選拔出特別勇敢和矯健的戰士一名,在距離地雷僅僅十幾米遠的地方(再遠可能拉雷就困難了)控制拉火裝置。他會監視日軍的行進。只有當地雷可以造成最好的殺傷效果時,才會拉火。當然,這名戰士也因此會遭到未死傷日軍的追射,面臨極大的生命危險。日軍經常在遭到地雷襲擊後,看到拉火的八路軍戰士從隱蔽的位置一躍而起,飛快地奔跑脫離。
“這不能不讓人想起山東是武術之鄉這個話題來。而這種直觀的描寫,在我們以前對於地雷戰的敘述中,是頗為罕見的。”
埋下去就沒法管的“踏發(壓發)地雷”的命中率,肯定不如有專人控制的“拉發地雷”。《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科學技術發展史資料》關於“地雷戰”的理論文章中,就明確指出了這一點:壓發地雷“命中率較差”。雖然文章也說了“事先經過對敵情做詳細的調查研究,機動靈活地進行埋設,命中率還可以提高些”。但是,在日偽軍大兵壓境、瘋狂掃蕩的情況下,“做詳細的調查研究”是極其困難的。給予日偽軍沉重打擊,就常常必須依靠“優點是命中率高”的拉發地雷了。
而且壓發地雷缺點不止於此,楊成武將軍回憶地雷戰時曾說:“沒有看雷的(即使用沒有控制的壓發地雷),效果小,不及時,甚至炸到老百姓和自己人。就是打垮了敵人,我們自己不敢硬撲窮追,怕炸傷自己。”
這樣,布置專門的戰士“在距離地雷僅僅十幾米遠”的地方控制地雷,幾乎在敵人眼皮底下拉響地雷(楊成武將軍也回憶“線長拉不動雷”),就是地雷戰中必須采用的戰法了。負責控制拉發地雷的八路軍戰士或民兵,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拉雷手”。他們“監視日軍的行進。只有當地雷可以造成最好的殺傷效果時”猛地一拉地雷的雷繩……這樣近距離拉響地雷的戰法,類似拉響手榴彈伏擊敵人。但是卻比用手榴彈伏擊效果更好。“拉雷手”可以等日偽軍走到地雷的旁邊再拉雷繩,投擲手榴彈卻難有這樣的準頭。如果也埋伏在“僅僅十幾米遠”的距離投擲手榴彈,大幅度擡起身體、揮動手臂的動作,顯然會提前暴露自己——“拉雷手”卻可以在完全隱蔽的情況下,用極小的動作拉動地雷的雷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