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路日軍配備有兩輛裝甲車,一開始戰鬥其中一輛的水箱即被炸壞。日軍突破了中國軍隊的一線陣地,攻到敦仁裏,中國軍隊的子彈不斷命中裝甲車,發出亢、侃、波的怪音。沖在前面的5號裝甲車油箱被擊中。中國兵接著用手榴彈集中猛炸這輛癱瘓的裝甲車,日軍5號車車長阪口近次少尉被撕裂裝甲的彈片擊穿了脖子,另有高岡芳太郎等三名戰車隊員負傷。兩輛日軍裝甲車都失去了戰鬥力。事後發現其中一輛日軍裝甲車上竟有五百多個彈痕(可惜擊穿的只有不到十彈)!

好在到夜間1點30分,又有一輛裝甲車趕來支援。這輛車本來是派去攻擊靶子路的。但是日軍進攻靶子路的部隊是剛到上海的新軍山仲中隊,道路不熟遲遲不能發起進攻,只能和中國軍隊進行遠距離對射,所以幹脆轉到虬江路方向來了。

中國軍隊據守陣地,拼死不讓,兩軍的戰鬥久久難分勝負。雙方的戰鬥持續到到1月29日淩晨2點30分,戰場情況忽然一變。

當時,日軍正派出一個小隊準備迂回到十九路軍陣地後方的寶山路道口,對守軍進行夾擊,卻發現中國軍隊的火力突然增強,有呼嘯的炮彈迎面飛來,染谷軍曹等當即被炸翻在地。與此同時,日軍士兵發現中國軍隊控制的鐵道上駛來一具龐然大物。

中國的裝甲部隊終於出現在了淞滬戰場。這支裝甲部隊,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自行火炮,而是一種罕見的武器——

裝甲列車!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932年上海中日武裝沖突》的備忘錄中,記載了觀戰時虬江路戰場的情景:“日本軍隊遇到中國部隊的堅決抵抗。盡管他們成功地到達吳淞鐵路線直到寶興路,但未能到達這個地點以南的防線,雙方戰線沿鐵路以東,一直到北河南路與北四川路之間的公共租界。

中國軍隊用沙袋制作的工事在一二八起到了很好的防禦作用,不知怎的,這張照片讓我想起了巴黎公社的街壘。

“日本軍隊的左翼遭到一列中國裝甲列車重火力的襲擊。

“列車由北站開出,在吳淞鐵路線上巡邏,阻止日本人占領分派給他們的整個防區的這一部分。

“於是一隊一百人左右的日本水兵,在一輛裝甲車伴隨下,試圖通過北河南路一道分隔租界與中國地界的鐵門,但遭到萬國商團的阻擋,因為那道門座落在他們的防區內。這道門通往火車站。”

應該說,上海列強控制的租界工部局一二八之前撤退各處巡捕,對日方帶有一點討好的態度。但是,看到中方的抵抗如此強勁,他們曖昧的“中立”,馬上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所謂翻臉如翻書,人必自助而後天助之,大體如此吧。

在英文的The Japanese attacks at Shanghai and the defense by the Chinese. 1931—1932中,也記錄了裝甲列車的這次戰鬥,稱“一列中國裝甲列車開始沿著吳淞鐵道線巡航,並朝一切可以看到的日軍官兵開火。同時,中國的便衣隊繼續執拗地向日軍背後滲透。(A Chinese armored train began patrolling the Woosung Railroad line, firing on any Japanese seen. Chinese mufti-Soldiers continued to snipe in the Japanese rear.)”

日方的《海軍陸戰隊上海作戰記》中這樣描述:“戰鬥中,中國裝甲列車忽然出現,迂回的坂口第2小隊遭到炮擊,用機槍應戰,中國列車稍微退卻,看到這種射擊不能阻止自己,又重新向前開進,用車上機槍掃射我軍——對於重炮裝甲列車,除了用飛機轟炸以外,別無辦法。早晨11點,我軍飛機出現在閘北,裝甲列車終於開始退卻。飛機追上去投彈,第一發沒有命中,擊中了上海北站的建築物,黑煙飛揚,很快起火。能登呂號的飛機繼續追擊,直向真如方向追去,但並沒有戰果。為了阻止裝甲列車的前進,本部工作隊12點20分於虬江路和寶山路交界處炸毀路軌。”

裝甲列車是上個世紀早期各國普遍裝備的重型軍事裝備,由多節帶有裝甲的機車、炮車、運兵車、指揮車等組成,威力強大。這是英軍的裝甲列車,中國裝甲列車與此類似但火力稍遜。

而日本方面悼念在上海戰死官兵的文集《咦,忠魂》裏面,還有一篇文章《獨腿的自行車傳令兵》,更加詳細地記載了當時戰鬥的場面。寫這篇文章的是日軍傳令兵鈴木實,他在這次戰鬥中被中國裝甲列車擊中負傷。

“山仲中隊在虬江路頑強的敵陣中陷入苦戰,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是敵軍在北停車場、寶山路等地顯然留有大量部隊,隨時可能從我占領陣地的側面突入。此時,坂口小隊長率一個班向北站搜索攻擊,一直打到敵軍陣地前50米,攻擊一座三層小樓。此時,敵軍裝甲列車炮開始對我陣地炮擊,兩彈在我陣地附近炸裂,造成多人負傷。看到這一情況,小隊長轉而命令占領街壘防禦。雖然雙方一度打成對峙,但是很快我軍的機槍陣地就被炮彈擊毀。小隊長讓身為傳令兵的我前去搶救機槍手。我剛一出發,又一發炮彈在附近爆炸,我的大腿當即中了彈片,是貫通傷。小隊長將我背出來,但我不肯撤退,稱‘一條腿也可以騎自行車傳令啊!’然而,一上車我就因為失血太多栽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