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12月5日星期日(第5/7頁)

拉米烏斯漸漸學會了美國人的辦法,以關懷愛護之心來訓練官兵。他的部下很少能達到他的要求,這也是蘇聯海軍中一直存在的最大問題。但是別的艦長只知一味地責罵士兵的過失,馬科卻教他們如何改正。他指揮的第一艘C級核潛艇被稱做“維爾紐斯學院”。這個名字對他的半立陶宛血緣多少具有一點汙辱的意味。(由於拉米烏斯出生在大俄羅斯的列寧格勒,因此他的內部證件上就把他寫成是大俄羅斯族。)但人們還是承認,經過初步訓練的軍官到他手下幹一陣子,出來後,都會有資格晉升上去,並最終當上艦長,剛入伍的新兵也是這樣。拉米烏斯不允許蘇聯軍界普遍存在的那種捉弄人的低級恐怖作法在自己的軍艦上出現。他認為自己的任務是造就傑出的水兵,所以願意再到他手下服役的水兵人數比到其他艦長那裏的要多。北方艦隊的潛艇部隊中90%的準尉都是拉米烏斯訓練出來的專業水兵,兄弟潛艇的艦長都願意接受他訓練過的軍士,一些人還被選送到軍官學院進一步深造。

科和他的“維爾紐斯學院”經過了18個月的艱苦訓練以後,已能夠出海進行獵狗追狐狸的行動。他在挪威海域碰上了一艘美國“海神”號核潛艇,於是便毫不留情地追逐了12個小時。不久以後,他會同樣滿意地看到,這種潛艇就會跟著退役,因為據說由於它體形過於龐大,證明難以對付蘇聯的新型潛艇。他有時在使用通氣管潛航時同英國或挪威的柴油動力潛艇不期而遇,他也死死地咬住不放,甚至還常常用聲納猛擊對方。有一次他甚至咬上了一艘美國的導彈潛艇,悄悄地跟蹤了近兩個小時。直到這艘潛艇幽靈似地消失在深黑的海底。

在拉米烏斯的潛艇生涯初期,由於蘇聯海軍迅速發展,需要大批有能力的指揮官,因此他失去了到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的機會。如果要在蘇聯各種武裝部隊中青雲直上,這通常是必備的資歷。這所學院是以一位革命英雄伏龍芝的名字命名的,位於莫斯科的新聖母修道院附近,是專門培養高級指揮官的地方。雖然拉米烏斯未能在這裏學習,但因他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故而獲聘在該院任教官。這一殊榮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得來的,同他身居高位的父親毫不相幹。這點對拉米烏斯說來是十分重要的。

伏龍芝軍事學院海軍系主任向學生介紹馬科時,總稱他是“我們的潛艇試航員”。他關於海軍史和海戰戰略的講課,不僅對該院的海軍軍官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對其他許多來聽課的軍官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國家為他父親在“茹科娃-1”村裏提供了一幢別墅,他常常在那裏過周末,撰寫潛艇操作指南、潛艇兵訓練手冊以及理想的攻擊潛艇應具有的各種技術條件計劃書。他的某些觀點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使他原來的推薦人、現任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感到不安,但是這位老將軍倒並沒有真正因此而感到不悅。

拉米烏斯建議潛艇軍官應該連續多年在同級潛艇上、最好是在同一艘潛艇上任職,這有利於他們熟悉本職工作、掌握所在潛艇的性能。他還提出不應該把精通技術的艦長強行調離,提升他們去幹蹲辦公室的高級職務。他贊揚紅軍時代的傳統,只要野戰指揮官願意,就讓他們留在自己的崗位上,他還有意拿帝國主義海軍的作法來同他就此問題所持的觀點作對比。他還強調有必要延長水兵在軍艦上的訓練期和服役期、改善潛艇上的生活條件。他的某些觀點在高級司令部中贏得好感,但其他一些觀點則不然,因而他認為,他注定永遠不可能有自己的海軍將官旗。現在,他對此毫不介意。他太熱愛自己的潛艇了,要他離開她們去當中隊司令甚至艦隊司令他也不會願意的。

離開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後,他真的成了一名潛艇試航員。現在,馬科?拉米烏斯是一級艦長,他指揮著每種級別的第一艘潛艇出海試航,寫優劣鑒定報告,總結操作規程和訓練指南。蘇聯的第一艘A級、D級和“台風”級潛艇都是由他試航的。除了一艘A級潛艇上出了一點意外事故意外,他一直成績斐然。

與此同時,他成了許多青年軍官的良師。當他向幾十個求知若渴的年輕人教授精密的潛艇操作技藝時,常常會揣度薩夏的想法。許多年輕人當上了指揮官,更多的人未能如願。拉米烏斯對他喜歡的和不喜歡的人都一視同仁,他之所以永遠當不了海軍將官,還因為他不願提撥那些父親很有權力(象他的父親一樣)而本人並無真才實學的軍官。在工作問題上他從來不任人唯親,有五六個黨的高級官員的兒子,雖然在每周黨的討論會上表現積極,但他仍然在報告中寫上了“不合格”的字樣。後來這些人大多當上了政治委員。他的正直贏得了艦隊司令部的信任。每當要完成一項真正艱苦的工作時,拉米烏斯通常總是他們考慮的第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