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985年10月7日(第5/15頁)

即便如此,他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像以往一樣,這次訓練非常有用,而且為完成這次使命專門研究出來的戰術、技術以及裝備在將來仍然有用。

後來,到1985年10月,挪威政府想了解美國有沒有專門的力量把在公海上的大型豪華遊輪“截獲下來”,因為他們比較擔心初露苗頭的恐怖主義威脅,擔心這可能對他們的遊輪業造成傷害。為了得到證明,他們提供了“挪威公主”號遊輪作為美國人的訓練輔助設施。

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的專業特長表明,他們知道如何漂亮地完成這樣的任務——而且是在茫茫黑夜中。

1983年10月25日,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參加了入侵格林納達的“緊急狂暴行動”,配合大西洋司令部所屬的一支規模比他們大的部隊協同作戰。這次行動的總目標有三個:營救在首都聖喬治郊外的格林納達醫學院學習的美國留學生;營救由古巴支持的左翼政權軟禁的前總督;防止格林納達島被古巴或蘇聯的軍方使用。這項使命包括占領整個格林納達島。這次行動組織得不太好。

雖然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受命參加了“緊急狂暴行動”,但是這道命令來得太晚——他們來不及制定計劃,進行準備和適當的訓練。情報方面的失誤則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正如狄克?斯科爾特斯在回憶中所說:“在H時(攻擊時間)即將開始之前,改變指揮和控制,改變任務的日程,使得我們在島上的處境近乎於一場大災難。

“一開始,12號(星期四)那天,本來的計劃是由我們單獨采取行動。星期五那天,大西洋司令部受命負責指揮,由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協同。可是,到了星期六,美國海軍陸戰隊駐貝魯特的軍營遭到炸彈襲擊,這對海軍陸戰隊的士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導致再次進行了重大調整:在五角大樓舉行的一次指揮簡令會上,海軍陸戰隊司令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說,如果不讓海軍陸戰隊參加攻擊格林納達島的行動,部隊的士氣將永遠無法恢復。

“在離總攻開始不到48小時的時候,海軍陸戰隊也介入了‘緊急狂暴行動’。這就意味著要任命一位全新的總指揮官:梅特卡夫海軍上將。

任務的變化也來得非常之快

“星期一,在宣布梅特卡夫海軍上將就任的簡令會上,到會的國務院代表說,最重要的是,攻擊一開始就要奪取裏士滿山監獄——不過國務院的人不能告訴我們監獄關的是什麽人,我們要營救的是什麽人,也沒有說那些監獄的看守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對他們說,‘這是沒有意義的。既然我們不知道營救的是誰,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們將把它作為後續目標。’他們仍然堅持,所以我要求把行動推遲24至48小時,以便使我們有時間收集更準確的情報。這個要求也沒有得到同意。(我們一直建議把行動時間定在02時00分,可是也沒有被采納。所有的人都將在白天而不是黑夜實施登陸。)這一來,我們就對我們一支主要攻擊部隊的使命作了重大調整——在沒有充分情報的情況下。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更換在波普空軍基地已經裝上C5黑鷹運輸直升機上的東西——在僅有的那點時間裏,這樣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後來我們才知道,為什麽誰也不同意我們提出的02時00分開始行動或者推遲24至48小時的要求。國務院和中情局制訂了一個奪取該島的詳細計劃。這項計劃包括一支七國支援部隊配合行動。這支部隊將在開始行動後3小時登島,然後接受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的指揮。在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接到命令9天之前,這些國家就知道行動時間定在25日(星期二)05時00分。這種情況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

“此外,還有情報的混亂。

“例如,情報部門告訴我們,那些醫學院的學生全都在該校的特魯布魯校園區——那裏也是我們的目標。其實他們不在那裏。有一半以上的人在2英裏之外,在該島另一側的格蘭德安斯。更重要的是,就在我們開始制定計劃的前2天,該校校長曾經造訪過國務院,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要問問他我們的學生在哪裏。

“再舉個例子:情報部門說該島只有2門40毫米高炮。實際情況是,在機場的敵人有大約6門40毫米高炮,2門四管50毫米高炮。在弗裏德裏克要塞,還有2門40毫米高炮、2門四管50毫米高炮。可以監視直升機飛向裏士滿山監獄的通道。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空中支援。如果沒有AC130武裝直升機,整個任務失敗的可能就更大。這時候,梅特卡夫海軍上將竟然厚著臉皮警告我說,我們不可能得到空中支援的密切配合。我告訴他我將利用自己的資源,我想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