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發展(第5/8頁)

葛洛佛科對於自己竟然把話題扯遠感到驚訝。“請回到主題。你是想告訴我說,我們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同志並不只想做他們自己的原子彈,而還想做氫彈羅?”

“是的,似乎是如此。”

“而他們計劃裏的一個重要元素並未交給我們羅?”

“這句話也是正確的——可能是正確的。”此人糾正自己的話。

“你剛剛說似乎?”這就像騙小孩子認罪一樣容易,這位國安會第一副主席想道。

“是的。以當時他們的立場,再加上東德總理何內克給他們科學家的命令來看,要是我也會這麽做。再者,在技術上這一切都相當容易。畢竟我們提供他們核反應爐的科技了。”

“當時我們到底在想些什麽?”葛洛佛科喃喃自語。

“當然曾經有警告的聲音。從我的機構及凱夏坦的另一個機構都曾有人提出警告。而上面卻一點也不想聽。當時他們也許覺得,提供這些科技給我們的盟國,在政治上有足夠的利益。”這最後一句話是以平靜的語氣說道。

“那你認為我們應該做點事情嗎?”

“我認為如果我向外交部的同事求助的話,得花上一段的時間才能獲得具體的結果。所以我決定來此求助。”

“那麽你想德國人——我指的是新的德國——可能有一批核分裂物質及氚氣,足以制造他們自己的核武器羅?”

“真的十分可能。你也知道,有不少的德國核科學家此時正在南美洲工作。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地點。他們在離家十萬八千裏的地方進行武器相關的研究,領的是別人付的薪水,在這遙遠的地點學習自己國家需要知道的東西。如果這件事是確實的話,他們所從事的只是一種商業行為嗎?我想不是沒有可能,但我覺得他們的政府應該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既然德國政府並沒有采取行動阻止他們,我們必須假設他們的政府同意這項行動。他們之所以同意這項行動最可能的理由是,這些人在國外研究的結果將來可能符合未來德國的國家利益。”

葛洛佛科皺皺眉頭。眼前這名訪客剛剛將三種可能性串連在一起,形成一次可甜的威脅。對方的想法跟情報官員沒有兩樣,而且特別執著於這一點。但通常如此得來的情報是最好的一種。

“你手邊還有什麽資料呢?”

“三十名可能涉入的德國核科學家的名字。”他遞出了档案。“我們跟我們的人談過——我指的是那些曾經協助德國人建立葛瑞佛華德電廠的技術人員。根據他們的回憶,這些是最有可能參與德國核武器計劃的人員,如果有這項計劃的話。這其中六名據我們人員的回憶,都是相當能幹的工程師,優秀得足以和我們在斯洛伐研究院裏一起工作。”

“他們其中是否有人間及我們的核武器——”

“沒有,其實也不需要。物理就是物理。核分裂就是核分裂。科學的法則,才不管什麽機密等級。自然的現象是無法隱藏的,而我們現在面對的狀況就是如此。如果這些人能夠操作一具核反應爐,那麽其中最優異的人員就能夠設計原子武器,只要有必要的材料的話——而我們的反應爐設計又提供他們生產適當材料的能力。我認為這是你應該注意的地方一看看他們到底做些什麽,他們手邊有什麽材料。總而言之,這是我的建議。”

“在我們第一處的技術組裏有一些非常好的人員,”葛洛佛科說道。“在我們證實過你的資料之後,其中一些人員也許會跟你談一談。”坐火車到斯洛伐只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

“是的,我曾跟你們一些技術分析師見過面。其中有些人的確是相當能幹。我希望你在德國還有很好的線民。”

葛洛佛科並沒有回答這句話。他過去有很多線民目前依然在德國,但是其中有多少人已經變節了呢?他最近曾做過一次以前滲透在東德秘密警察裏的線民之可靠度評估,而結論是其中無人可以再相信了——更精確地說道,那些仍然可以再相信的線民,此時已經被丟到閑差事上,一點用也沒有,即使是那些……他此時決定這次調查工作要全部由蘇聯人來進行。

“如果德國人手上有原料的話,他們多快就可以做出核武器?”

“以他們的技術水準,再加上他們也可以接觸到部署在北約各國的美國核武器,德國人現在可能已經擁有了自制的核武器。而這些武器也不可能是粗糙的設計。以他們的狀況而育,再加上如果擁有特殊的核原料的話,在統一後幾個月,可以輕而易舉地制造出二級反應的核武器。更精密的三級反應核武器……也許還再得花一年。”

“如果你是德國人的話,你會在哪裏制造這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