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外貌

波蔔夫搭乘早上的協和式班機;他從沒坐過協和式客機,雖然腿部的空間還算寬敞,不過他發覺機艙內部相當擁擠;他的座位是四C。同時,在機場的另一端,比爾.亨利克森則坐在一架美制DC—十的頭等艙裏,準備前往洛杉磯。

波蔔夫心想:比爾.亨利克森,曾是聯邦調查局人質救援小組的一員,目前是反恐怖份子的專家,擔任一家國際保全顧問公司的董事長,現正前往澳洲洽談下屆奧運會的合約事宜……亨利克森怎麽會和約翰.布萊林的地平線公司扯在一起呢?他到底在做什麽——更正確地說,他到底是抱持著什麽樣的理念呢?他的任務是什麽?他一定可以拿到非常優渥的酬勞——他甚至沒有在晚餐時提到錢的問題,因為他知道只要他開口,多少錢都可以拿到。他認為光是這一趟任務就值二十五萬美金。二十五萬美金?波蔔夫告訴自己:也許應該還要更多。畢竟,這趟任務對他們來說似乎相當重要。

恐怖行動的專家和反恐怖行動的專家在這次計畫中到底有什麽利害關系?他是發現了一個新的國際反恐怖部隊,但他們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反應呢?這項發現對他們為什麽這麽重要?他們到底有什麽企圖?他搖搖頭,理不清半點頭緒。如今,他比以往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了。

波蔔夫再度對自己的一無所知感到憂心。雖然蘇聯國安會從來不鼓勵底下的情報員有太多的好奇心,不過他們在下達任務命令時,通常會作某些解釋——至少波蔔夫就一直知道自己是為了祖國的利益在做事;他搜集情報,到各國招兵買馬,都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祖國更加強大。

然而,現在的波蔔失卻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麽。搜集情報對他來說是易如反掌,但他卻不知道理由。昨天晚餐上知道的事,只是開啟了通往另一個秘密的大門而已。這種情況就像是一些好萊塢諜報片或偵探小說中的情節,讓他無法預測結局。雖然拿錢辦事天經地義的事,不過他還是感到不安,有這種感覺可不是件好事。此時,飛機沖向跑道盡頭,準備飛往倫敦的希斯洛機場。

「有任何進展嗎,比爾?」

陶尼靠回椅背上。「不多。西班牙方面認出其中兩名是巴斯克分離份子,法國當局也辨識出其中一名法國公民;就這樣。也許我們可以向卡洛斯問出一些情報,不過他大概不會合作,而且我們也沒辦法證明他認識那些家夥。」

「沒錯。」克拉克找了個位子坐下,「不過你也知道,上次丁說的話也不無道理。如果只是單獨發生一次恐怖行動,那還沒什麽好奇怪的,不過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竟發生了三件,那就太多了;很可能是有人在煽動他們。你認為呢,比爾?」

「有可能,不過誰會這麽做——而且又為了什麽呢?」陶尼問。

「我們先回到是『誰』的部份。誰有這個能耐?」

「某個早在七0和八0年代就跟他們有過接觸的人——他本身也參與過活動,或是能夠控制他們、『影響』他們——可能是個國安會幹員。理論上,這家夥可能為他們所熟知,而且有管道跟他們接頭,因此有辦法教唆他們。」

「這三組人馬都有強烈的意識形態……」

「這也是為什麽接頭人可能是前——或是現役的——國安會情報員的原因。他一定是他們所信任的人,或是他們尊敬的某位權威人士。」陶尼喝了一口茶,「他一定是一名資深的情報人員,以往曾與他們共事過,而且在舊的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裏負責他們的訓練和資助。」

「會是德國人、捷克人還是俄國人?」

「俄國人。」陶尼說,「請記住一件事,華沙公約組織會員國之所以支持俄國,是因為它們在蘇聯國安會的控制之下——所謂的不插手原則只不過是口頭上的幌子,約翰,畢竟我國自身的利益還是重於其他國家。恐怖份於通常在莫斯科郊外受訓,然後送往東歐國家的安全地點藏匿,主要是在東德。東德垮台之後,我們在東德政府的档案中得到了一大批資料;我有些在英國情報單位工作的同事目前就正忙於查閱這批資料,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會有成果出來。」陶尼解釋道。

「那為什麽不直接去找蘇聯國安會呢?該死,我還跟葛洛佛科會過面呢。」

「你是在開玩笑吧。」

「你想如果沒有俄國人的掩護,我和丁怎麽可能這麽快就進入伊朗,而中情局又怎可能這麽快就完成任務嗎?這完全是葛洛佛科一手安排的;在我們搭乘飛機過去之前,就待在他的辦公室裏。」

「如果你有辦法的話,為什麽不試試看呢?」

「我必須先得到蘭格利方面的授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