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今朝鞏義人標志紅色記憶
昔日三匪首謀娶八路為妻

“啊,是這樣的。”劉慈雲激動地對李斌說,“當年,李老太太把敵人引到了雞冠嶺上,你爺爺帶著我娘順利地翻過朱雀嶺,躲在了慶雲峰下的溶洞裏。”

“那您——,您是劉慈雲大伯?”李斌怯怯地問。

“我就是劉慈雲,就出生在那個溶洞裏。”劉慈雲激動地聲音有些發顫。

“我可找到你們了。”李斌激動地上前攙扶著劉慈雲的胳膊說,“我爺爺一直不讓我們找你們,說有緣自然會相會,咱們真是有緣哩。”

“你爺爺他——”劉慈雲試探性地問。按時間推算,李鐵柱要是活著,現在也九十多歲了。

“我爺爺已經去世好幾年了。”李斌說,“就是我爺爺去世了,我才決心把他的故事寫出來,想通過媒體找到你們。”

“你說你已經寫成了電影劇本,現在本子在哪裏?能不能找來讓我看看?”劉曉豫問李斌說。

“當然可以。”李斌爽快地說,“我電腦裏存著呢。青龍山慈雲寺風景區管理處有一本,咱們到了青龍關就可以拿到。”

“好,那咱們走吧。到了青龍關,你記住給我找。”劉曉豫對李斌說完,扶著劉慈雲說:“爸,咱上車。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好,好。”劉慈雲應著抱著骨灰盒走向奧迪車。

奧迪車在前,路虎車在後,駛離石榴院向山上攀爬,佳佳指著右前方的山頂忽閃著大眼睛說:“姥爺,那就是鳳凰台,媽媽說當年日本鬼子就是從鳳凰台向下進攻石榴院的。”

“知道。”劉慈雲看向鳳凰台,那山頂上的大柏樹已經被村民們壘起一個防護台保護了起來,裸露著它那蒼勁不老的枝芽,周圍的小樹花草郁郁蔥蔥。鳳凰台下的山坡上,村民們依山勢建起座座樓房,一色的石棉瓦紅頂,標志著新農村的富裕和繁榮。山口處赫然豎著“民權村”的大牌子。

“鳳凰台原名烽火台,是人們把字念轉了,叫成鳳凰台了。北宋末年,農民起義軍在青龍山裏建了許多寨子,若有敵情,先在烽火台上放火,濃煙升騰是一種信號。”劉曉豫一邊開車一邊說。

奧迪車駛進民權村,就是一個大坡道。道如江河,車如小舟,漂流而下。村民的院落連成一片,像一朵朵大紅花開遍了山坡。村委會大樓旁邊是一座加漢白玉護欄的石橋,橋下是一池青水,橋對面是一個寬敞的停車場。

“橋下邊就是元帥池,是起義軍演兵布陣的地方。”劉曉豫側身看了看橋下那汪清水說。

“噢,當年那兩位八路軍戰士就是在這裏跳下馬車阻擊敵人的。”劉慈雲看了一眼元帥池說。

“是前邊,停車場那邊馬路的下邊。”劉曉豫說,“這裏已經改造過了。民權村把原來的河道砌成了涵洞,在涵洞上建了這麽大個停車場。”

“原來河道那麽深都給填平了?”佳佳想像著元帥池的位置比對著停車場地面驚訝地瞪大眼睛問。她在內心深處感嘆,搞這麽大的停車場,得多大氣魄,多大工程啊!

佳佳瞪直的雙眼還沒有復原,奧迪車已經駛到停車場南邊的路口處,劉曉豫丟了句:“就是這裏。”汽車便將頭一昂沖上了坡道,仿佛當年的馬車一昂頭沖出了河道一樣,八路軍小馮和小王跳下馬車,用生命遲滯了特務馬隊的前進。

“看,佳佳,你太姥姥當年就是在這裏下車上山脫離危險的。”劉慈雲看著奧迪車進入一個彎道說。

“不是。”佳佳忽閃一下她那丹鳳眼指著前邊說,“媽媽昨天告訴我,太姥姥是在前面的拐彎處的房前上山的。”說話間,車又轉了個彎,佳佳指著彎道頂部說,“就是那兒,太姥姥她們從那裏上山的。”

劉曉豫接著說:“爸您記差了。我奶奶那次來指認過這地方。就是這兒。”

劉慈雲向彎道頂部的山坡看,已經建起了幾座民宅。民宅前一條小道直通山裏,那年劉會賢帶他和劉曉豫來指認過,說那就是當年上山經過的路線,只是劉會賢來指認時還沒有建民宅。劉慈雲回憶著,車已經轉過那道彎向山頂盤旋而上。

山頂上是用山石砌成的一處四五畝大的平地,平地上是連著山體建造的關樓。那關樓墻基部分是用自然石塊壘砌的虎皮墻,與山體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關樓上部為歇山灰瓦磚石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丈余,高大敦厚,雄偉壯麗。那高大的關門上,赫然鐫刻著“青龍關”三個大字。關門前的數十米處對稱蓋著兩個亭房,與關樓遙相呼應,渾然一體,彰顯大唐遺風。

青龍關西側,依山體建築一排平房。平房前停著一排旅遊觀光電瓶車,車隊前站著許多人,有的拿著鐝頭鋼鍁,有的拿著水桶提籃,有的拿著鮮花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