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3/5頁)

“我不知道。”袁隗茫然應道。“我是問你們,如今大將軍突然被殺,你我如之奈何啊?”

“南宮局勢如何?”袁紹勉力朝袁術問道。

“不知道。”袁術額頭之上滿是汗水,卻到底還能應聲而答。“虎賁軍一大半留在原地聽了趙忠的命令封鎖宮門,倒也有一小半來尋我,然後還聽說中台那裏似乎也在僵持不下……”

“吳匡在何處?”袁紹突然打斷對方問道。“對大將軍最忠心的吳匡現在何處?逃散了嗎?”

“在宮門前聚集,進退不能!”袁術這才想到另外一個情報。

“這是機會!”袁紹聽到此言,幾乎是立即聲音顫抖了起來。“叔父大人……大將軍的勢力沒有離散,也不可能這麽快離散,而洛中人盡皆知,大將軍和我們袁氏是盟友!若此時我們能為大將軍報仇,就可以奪取何氏的所有東西!從此袁氏一家獨大,比當年霍氏還要強橫!我們原本不就是這麽計劃的嗎?不過是何進突然死了,不需要我們再費心思與他爭權了而已。”

“若如此,天下人如何服我們袁氏?”袁基也是突然滿頭大汗。

“我們袁氏為天下人誅殺宦官,誰不服我們?”袁紹凜然反問。“兄長難道不知道,天下苦宮中數十年了嗎?!”

“何氏還有車騎將軍在!”袁術嗓音微顫,本能去撚須的手也有些發顫。“二人雖然向來不合,也無血緣,卻終究是兄弟。”

“告訴吳匡那些人,何苗是閹宦一夥的,大將軍之死就是他們所為,讓那些武夫趁亂殺人!殺了何苗,何氏的權勢就都是我們的!”袁紹當即回復。

“公卿中也有反對我們的。”袁隗小心翼翼的提醒了一下自己的侄子。

“也殺掉!”不知不覺間,袁紹已經呼吸粗重了起來,胸膛也愈發挺直。“這件事情叔父和兄長來做,以叔父的名義召集群臣,就在咱們家裏,殺掉那幾個素來與閹宦走得近的公卿,以作警示!”

“城外有外兵!”袁基忽然又提醒道。“丁原、董卓、橋瑁……”

“這恰恰是我們的優勢。”袁紹似乎早有所料。“若非是有此外兵,我還未必敢替大將軍復仇……三路外軍,董卓是叔父故吏,橋瑁素來與我交好,先不驚動他們,待洛中事定,大義在手,我們再驅使董卓、橋瑁去兼並掉丁原,那局勢就徹底在我們手中了。”

叔侄四人,一時沉默。

“可是……說了半日,如何要為大將軍報仇?”一片沉默之中,袁術忽然想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閹宦們現在在宮中。”

“那就攻打南宮。”袁紹面無表情。“你去找吳匡,我去找剛剛募兵回來的王匡,一起攻打南宮。”

叔侄幾人再度沉默了下來。

“還有什麽可猶豫的?”一時間,袁紹勃然作色,而且居然只是對著袁術大怒。“這個時候,要麽去打南宮,讓我們袁氏徹底成為天下仲姓,要麽你我兄弟就只能學當年黨人那般遠遁山海!叔父和袁基可以有退路,你跟我有嗎?!”

袁術怔了一下,卻是忽然轉身而去。

袁隗、袁基面色蒼白,看著袁紹諾諾不語……好像第一次認識這個至親之人一般。但袁紹並未停留,他拔出自己腰中從未染血的佩刀,只是看了一眼,便兀自拖著白刃向外而去。

五月二十五日晚,袁術引忠於自己的少許虎賁軍,外加大將軍所屬從事吳匡,一起引兵攻打南宮。

稍晚,袁紹尋到剛剛募兵回來的王匡,倉促召集了數百人,加入到了攻打南宮的隊列之中。

五月二十六日清晨,袁紹、袁術、王匡吳匡,聯手攻入南宮宮墻,並匯集了中台諸位尚書、尚書郎,政變的具體訊息被徹底傳播開來。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得到訊息洛中所有政治勢力不再猶豫,幾乎是全部出動。

車騎將軍何苗引兵入宮,試圖救出自己的妹妹和外甥,並為兄長報仇;隱藏在劉寬故邸中的田疇,也即刻動員,率數十義從殺入南宮,以求解救公孫越與盧植;董卓親弟董旻也不敢怠慢,匆忙中也帶數十西涼兵攻入南宮;而西園各部,馮芳、曹操等有閹宦背景之士人被剝奪兵權,但旋即他們就各自回家帶些許兵丁入宮,參與攻殺閹宦,以示清白;至於其他種種,各處府台、官邸,紛紛派出各自侍衛,去入宮攻殺閹宦。

誠如袁紹所言,天下苦宮中數十載了!

何止是袁紹不願意再忍,滿朝文武,天下士民,誰願意再過之前靈帝在時的那種日子?!

而換個角度來說,當前一日盧植見到何進的首級,第一反應不是斥責,而是去奪戈的時候,張讓、趙忠等人的拼死所為,就注定只是困獸猶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