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2/5頁)

北宮是天子居所,也是後宮所在,是宦官們的根基,而南宮卻不是宦官們的老巢!這裏有禦史台、尚書台,一墻之隔就是銅駝大街,大街對面就是各種官寺衙門,那裏滿滿都是何進的人。

甚至就在南宮內,嘉德殿旁,大將軍和士人們就有一處共有的據點。

沒錯,就是公孫越正要進入的尚書台。

此時此刻,南宮的虎賁軍歸袁術節制,而尚書台的侍衛們更是早早被替換為心腹之人,只聽錄尚書事的大將軍與太傅袁隗二人的招呼。

如此局勢,如何去不得旁邊的嘉德殿?

實際上,何進中午就已經去過一次了啊,還在那裏跟自己妹妹吵了一架,此時太後再次召喚,不外乎是想接著吵或者幹脆服軟……有什麽不能去的?

就這樣,五月二十五黃昏,何大將軍再度來到了嘉德殿殿下,按照禮儀,他需要在殿前禁撻處脫履下刀,然而,其人剛一坐下,鞋子只脫了一只,就赫然發現,身邊突然出現了數十名手持利刃的宦官。

而為首的,赫然是頭發早已經花白的張讓、趙忠、段珪等人。

雙方相顧無言,到了這份上,也不需要什麽言語了。而沉默中,何進忽然起身,只穿著一只鞋子便試圖逃竄出殿……只要逃到中台,他都還能有救。

十幾名宦官也毫不手軟,眾人蜂擁而上,亂刀齊下,而何進身中數刀,卻依然沖出了禁撻,來到殿下。不過其人到底是挨了數刀,根本無法支撐,最後是被擔任尚方監的中黃門渠穆趕到殿下,一刀斃命,復又割下了他的首級。

身系洛中,甚至整個天下平衡的大將軍何進,一命嗚呼。

平心而論,這次殺戮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不要說何進本人,若是公孫珣甚至公孫大娘在此,面對如此情形,恐怕也都會茫然失措的……要知道,長久以來,公孫大娘這個三把刀一直認為何進入宮而死的宮殿就是宮殿,後來知道了南宮北宮以後,更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北宮。

而即便是在南宮尚書台養過一陣子雞的公孫珣也是如此,他老早就從潛意識裏認為,何大將軍‘將會’死在北宮。

但實際上,無論是眼前還是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何進都是死在了南宮,死在了距離尚書台極近的嘉德殿。

而且,這次死亡並不足夠稱得上是政變,更多的像是刺殺,因為即便是何進死了,南宮仍然不在,或者說不全在宦官們的控制之下。

殺了何進,閹宦們便兵分兩路,一路自然是曾為大長秋的趙忠出面,往宮城上去聯絡虎賁軍中的舊部,以太後的名義去封鎖宮門;另一路,卻是張讓、段珪等人急切草擬偽詔,任命親宦官的公族許相為河南尹,樊陵為司隸校尉,並攜帶何進首級往尚書台傳詔。

不過,兩路全部受挫!

對於何進來說,虎賁軍們不可靠,但對於閹宦而言,虎賁軍們同樣不可靠,大部分虎賁軍選擇了追隨趙忠,立即封鎖宮門,但仍然有不少人虎賁軍選擇立即逃竄,去宮外傳遞消息,就在南宮外銅駝大街上等候的何進心腹吳匡等人立即得知道了何進的死訊,然後即刻鼓噪,試圖進入南宮,卻被那些忠於宦官的虎賁軍給攔在宮門前。

而中台處,吏部曹尚書盧植接到了宦官們傳遞來的白板詔書後,也是第一時間產生了疑慮……因為這個任命不可能出自錄尚書事的何進與袁隗之手。原本正準備離家的諸位尚書、尚書郎稍一討論,便明白要出大事了,於是即刻封鎖尚書台門窗,並開始拔出儀刀守衛。

“大將軍何在?”等到身後準備妥當,盧植更是第一時間出中台喝問。

迎接他的,則是一個中黃門奮力擲進來的何進首級。

場面一時令人驚愕,跟著盧植出來的諸多年輕尚書郎也多有失色。但盧植只看了一眼,就一言不發,幹脆利索的從旁邊還有些茫然的虎賁軍侍衛手中奪戈而立,公孫越見狀也是長嘆一口氣,然後同樣從侍衛手中奪走長戈去維護盧植。

這次輪到張讓這些人茫然失措了,他們經歷了那麽多風雨,卻是第一次看見正經的士人,還是海內名儒,面對著他們亮出了兵刃。

無奈之下,張讓等人下令強攻中台。

但是,由於虎賁軍的不可靠性,由於吳匡等人還在宮門前,兵力不足的張讓只能讓宦官們持刀向前,而中台本就是高台宮殿,他們居然一時僵持難入。

五月二十五日晚,虎賁中郎將袁術得到了自己部分屬下的匯報,換言之,袁氏搶在所有人之前,第一時間知道了大將軍的死訊。

聽到匯報的袁隗手足無措,倉促之下,只能招來自己三個侄子,就在自家院中討論。

“叔父大人是什麽意思?”袁紹咋一聽到此言,第一時間也是慌亂無措,但很快,不知道為什麽,他就陡然握緊了腰中刀把,語氣居然也變得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