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2/4頁)

“父親請講。”樓班愈發正色起來。

“見到那位騎白馬的公孫大將軍……一定要保持尊重,不許拿俘虜的姿態來對他!”丘力居嚴肅相對。“我對他行禮,你就要對他叩首;我為他牽馬,你就要為他拎著下馬凳;到了柳城,我將自己原來的住房舍讓給他,你就要像避讓老虎一樣繞著那棟房子不許接近!聽懂了嗎?”

樓班猶豫了一下,但面對著自己父親,卻終於是咬牙答應了下來。

就在丘力居對著自己未成年的兒子循循教導之際,其人卻渾然不知,二十裏外,公孫珣身前的戰局已然反轉。

那個漢軍鐵甲騎士的確忠勇豪烈,黑獺天王的突襲斬首也固然起了奇效,沒有前一個人對這些烏桓軍與雜胡完成震懾,沒有後一個人最關鍵時刻的不留後手,公孫珣甚至都無法來到河對岸……但是,不得不承認,真正讓這些只願意打順風仗的雜胡部落首領們完成心態翻轉的還是公孫珣的一句話。

因為,這句具有政治承諾性質的話語真真切切關系到了他們部族的存亡,讓他們不敢再如之前那般抱著某種僥幸心態繼續左右搖擺。

今天這件事要是出岔子了,他們會喪失掉來自南面盧龍塞的糧食與布匹,會喪失掉遼東的陶器與鹹魚,會沒有地方賣出自家鞣制的皮貨,沒有地方買鐵鍋,而漢人將會用刀子而非安利號的糧食券、雜貨券來換他們辛苦放牧的山羊與馬匹……更重要的是,說不定很快會有兩支數萬人的大軍,一路從盧龍塞自南向北,一路從遼河自東向西,將他們的部族連根拔起。

這樣的話,他們將失去目前的一切,運氣好可以逃到西面的草原上,運氣差或許整個部族都會消失……就如同自己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那些故事中的配角一樣。

於是乎,這些精於利益計算的墻頭草,一瞬間便反了。

混戰中,白衣烏桓的裝束在為他們的對手提供了太過明顯的標靶,而且更糟糕的是,之前的陣型讓他們幾乎是一下子陷入到了被人三路夾攻的狀態。

兩翼的雜胡部落,迎面渡河而來白馬騎士,原本一千四五對兩百人突然變成現在的一千兩百對四五百人,主將剛剛被斬首,軍中勇士之前被人屠殺,當面那個被自家單於一再交代不許傷任何毫毛的公孫氏大將軍……如此情形,他們撐了片刻方才崩潰,已經可以誇一誇這些白衣烏桓的戰鬥力與意志力了。

“不要戀戰!”陡然逃出生天,戲忠嗓音都是打顫的。“趕緊護著君侯往南走!告訴這些雜胡,只要到了管子城,所有人都是功臣,絕不會吝惜賞賜!”

一眾白馬義從和數十名雜胡部落的核心成員立即湧了過來,然而公孫珣卻並沒有動身的意思,其人立在馬上,於亂戰中四處尋覓,等看到了那名兀自砍殺不止的鐵甲漢軍騎士後更是遙遙一指。

身側的文則會意,立即引著二三十名義從縱馬而去,卻是有幾人接應到了此人,又有十幾人跑到戰場邊緣,將之前十七名戰死的漢軍騎士放到牽來的烏桓人戰馬之上。

眼見著此人被援護回來,公孫珣這才調轉馬頭,往南而去。

然而向南前行了大約十余裏,大約已經算是中午的時候,遼西通道附近極具地域色彩的丘陵之中,卻忽然傳來隆隆馬蹄之聲,聲音的震動如此之大,儼然是有大股軍隊疾速迎面而來。

“來不及了。”旁邊的一名雜胡首領面色發白。“大將軍,這裏道路兩側丘陵縱橫,指不定轉過山坡便能迎頭撞上……”

“如此豈不正好?”公孫珣冷冷看了此人一眼。“塌頓若能算到規泥身死,提前繞到此處,我倒是不如直接降了他,求個長生不老!”

言罷,其人更是直接打馬向前。

眾人恍然大悟,也紛紛興奮跟進,而果然,轉過一座小山坡,迎面正是打著漢字大旗的漢軍大隊,當先為首者更是之前被公孫珣派回盧龍塞的魏越。

魏越看的清楚,遠遠便下馬跪拜相迎。

“後面還有主將嗎?!”公孫珣遠遠大聲喝問。“總共有多少援兵?你手上此時又有多少兵馬?”

“回稟君候,子伯先生和韓司馬都來了。”魏越趕緊在地上作答。“他們當日接到君候快馬傳訊,聽說君候突然出兵,便立即從盧龍塞起大軍來接應……全軍一萬八千,步騎混雜,分段行進,算算時間,應該只比君候晚兩日半的路程,我領三千騎兵疾速在前,韓司馬引騎兵五千在後,比我晚半日路程,而子伯先生領一萬步卒與輜重在更後面,卻不知什麽時候能到……但著實未曾想到今日居然在這裏見到君侯,君侯這是突然折返了嗎?”

這便是行軍速度的問題了……毫無補給點且為丘陵地形的遼西通道之上,騎兵的機動性不是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但卻更多的體現在戰場上,而非戰略運行之上。公孫珣之前為了趕時間全騎兵出動,也不過是每日六七十裏,這已經是個很快的速度了,相對應的,韓當、魏越也應該是這個速度,至於婁圭的一萬步兵,雖然帶有輜重,但卻也能每日行進四五十裏,想來再等不到兩日便能見到婁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