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左右為難(第2/3頁)

所謂南三北二,五路黃巾賊,乃是公孫珣結合剛剛從何進這裏獲取的情報後得出軍事態勢分析,具體而言是這樣的:

黃河以南,黃巾軍有三路主力,一路在東郡,當地渠帥喚做蔔已;一路在南陽,剛剛殺了南陽太守褚貢,首領喚做張曼成;還有一路,乃是潁川黃巾,首領是波才、彭脫,這一路目前最強勢,基本上已經將潁川、陳國、汝南連城一片,而且儼然還有厲兵秣馬,匯合南陽張曼成一起進逼洛陽的趨勢。

在黃河以北,乃是按照公孫珣本人的觀察和分析,張角兄弟雖然幾乎完全控制了钜鹿、安平、清河三國,使得黃巾賊的控制區域連成一片,卻也明顯分為南北兩個戰區,一個是張角、張梁率領的大部分主力,正在努力往魏郡這邊攻打;另一個卻是張寶帶領的北線部隊,目前正在冀州最北面設置防線,試圖為張角主力做後衛。

而南三北二,五路黃巾主力,強弱不一,緊迫性也不同,也就難怪何進要問公孫珣的打算了。

對於這一點,公孫珣當然早有準備:“不拘哪一處,若能為一路主帥,此番便足夠了……”

何進當即會意應聲,而二人也不再多言,似乎將要昏睡。

不過,頓了一頓後,公孫珣卻又忍不住多加了一句:“別的倒也罷了,唯獨我從河北而來,親眼目睹張角處人心不定,若萬一往彼處而去,還需要遂高兄在朝中為我穩一穩局勢。”

何進立即有些疑惑起來:“以文琪之能,也會覺得張角難打嗎?彼輩如此厲害?”

仰頭臥在那裏的公孫珣一時苦笑:“遂高兄想多了,我不是怕張角,乃是怕天子……張角那裏占據河北多座大城,又頗能蠱惑人心,萬一深溝高壘,便不免拖延時日,而天子怕是屆時會對此有些不耐。”

何遂高這才恍然:“如此,我盡量替文琪求別處主帥便是。”

公孫珣這才放下來心來,二人就此在都亭中和衣而睡,倒是一夜再無言語,似乎之前言談中一路主帥便已然到手一般。

然而就在第二日,公孫珣與何進一早起床,在都亭大堂上用了些許早餐,然後前者正準備暫時辭別對方,出都亭進入洛陽公車署上書請戰之時,卻忽然間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將某人的小算盤摔得七零八落。

“大將軍!”來人雖是在軍中,卻依舊梁冠儒袍,進入何進所居都亭正堂中後居然也只是對著何進泰然一禮,便與公孫珣拱手相對。“文琪,素來不見,氣勢愈發雄偉了。”

“文先兄。”

公孫珣和何進見到來人後居然全都起身微微示意回禮……原來,此人居然是當朝名門之後,司徒楊賜之嫡子楊彪。此時,楊彪楊文先的職司正好是五官中郎將,便無奈隨著何進一起來到城外‘修理軍械’了。

“文先兄是來尋文琪的嗎?”寒暄完畢,又讓了楊彪座位,何進這才坐了回去。

“不錯。”楊彪倒也幹脆。“我在門前久候,看到二位用餐之後便直接求見了,乃是有話要與文琪講……大將軍若無事,不妨一起聽來。”

“文先兄尋我有何事?”公孫珣心中也是好奇。

“倒也不是什麽正事。”楊彪儼然早有準備。“不過是昨日晚上家人例行送來洛中消息,其中一件,我猜想文琪或許會有所好奇,便想著來告知一聲。”

原來是來賣人情來了,公孫珣與何進對視一眼,卻是俱都放松了下來。

“文琪。”楊彪見狀不由撚須而笑。“你可知道,涼州將門之後,北地太守皇甫嵩,人雖然尚未到洛陽,這奏疏卻比你快了一籌,於昨日先到公車署了?”

“皇甫義真嗎?”公孫珣倒是心中陡然一動,他自然是聽自己母親提過一句,知道這位皇甫將軍在黃巾平叛中的功績。“可是上陳了破賊方略?”

“然也!”楊彪愈發笑意不止。“皇甫義真昨日奏疏經公車署如尚書台,再直達天子,其中言辭懇切,請天子罷黨錮,同時又請天子發西園藏錢與廊馬以作軍用!”

公孫珣和何進聽到此言,卻是反應不一。

何大將軍昨日聽到了公孫珣的建議,自然是長松了一口氣,這事有人去做倒也省他事了。而公孫珣紫綬金印,端坐在都亭正堂之中,聽得對方報上此事,卻是恍然大悟,然後一時搖頭失笑……只能說,怪不得這位皇甫將軍會在自家母親故事中穩坐一路平叛主帥之位了!就憑這件事情,朝中士人又如何能不投桃報李呢?

果然,那邊楊文先已經直言不諱了:“文琪求戰心切,人盡皆知,可此番對上皇甫義真,怕也是要避讓三分了!聽人說,昨日這封奏疏一到尚書台,朝中士人就俱皆鼓舞,紛紛以皇甫義真為將門表率,都說此番平叛非他不可!可惜了,文琪之前在涿郡覆賊數萬,卻要輸在這封奏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