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3/4頁)

除了人口之外,由於大梁對外商貿,除了赤山會直轄的那一部分外,其他部分目前也還主要控制在有數的四十余家行商手裏——由於這些行商與中樞有著唇亡齒寒的密切關系,基本都能保證將擴大生產之外的利潤都存入大梁第一儲蓄局。

這一模式加上相應的稅捐,也基本上保障了從外部輸入的相當一部分物資,韓謙能調為軍用,只是一部分轉為對大梁第一儲蓄局的債務而已。

也是因為如此,大梁才能如此迅速的對敵軍轉守為攻,而同時保證境內的農耕、工礦等業持續發展,支撐新學研究體系不斷充盈厚實,而不傷民本。

要是蕭衣卿的策謀得逞,大梁與楚蜀的關系日趨緊張,商貿上受到更大的限制,物資及人口輸入上的損失,就夠他們吃一壺的。

“軍情參謀司潛於太原、雲州的密諜,已暗中散布蕭衣卿得王元逵、王孝先、李元壽賄賂才建議封藩關中肥沃之地的消息,盡可能拖延蒙兀人對王元逵、王孝先、李元壽等人的封藩,”馮繚、高紹、韓元齊站在韓謙的身後,建議道,“而東梁軍既然強制渦水西岸的民眾東遷,那麽於決堤口西側及長葛修水堰、分禹河大水入渦水,傷民甚微,同時也能令東梁軍於渦水以西及汴京南部修造的防寨淹入大水而白做工……”

梁師雄最初將禹河南岸大堤扒開數十丈的缺口,但隨著數年來大水的沖泄,位於滎陽與武陟之間的缺口已經擴大到數裏長。

在奪下武陟、汴梁之前,他們無法合龍缺口,使禹河重歸故道,但在決堤西側修石堰,迫使缺口往東擴大,實際上也就能達到夏秋季,使更多的禹河大水往武陟境內、往汴梁的西南部分流的目的,能有限減少滎陽東部、新鄭縣以及長葛北部的受淹面積。

同時在長葛境內,選擇東岸淺淤築分水堰,則能進一步達到將一部分洪水往渦水分流的目標。

而將來有能力修造完全截斷沙潁河上遊河道的堰壩,就能將禹河大水完全導入渦水。

只是這座大壩要完全擋住夏秋季從上遊湧來的洪峰,修建難度太高;分流堰要更現實一些,畢竟只是分流一部分洪水,同時堰壩會往東南傾斜,夏秋季受洪峰沖擊的力度將大為減弱。

時變勢變,韓謙點頭同意諸司實施他之前中止的這一方案,也算是從善如流。

“蒙兀人既然有意派人潛入楚蜀傳播他們受創嚴重的消息,以刺激楚蜀對我們的警惕,我們也應在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也應該暫時收斂一二,向楚蜀兩國傳遞我們實力不足,只是為確保河洛東翼安全,才不得不以數萬精銳將卒傷亡以換滎陽的消息,維持與楚蜀的和議不受破壞。”馮繚說道。

即便蕭衣卿的策謀得逞,會給大梁帶來很大的麻煩,但在馮繚的眼裏,他們所面臨的形勢總要比韓謙剛禪繼國主之位時樂觀得多。

馮繚目前還是更希望能大梁多休養生息兩三年,使國力得到進一步的休養與提升。

大梁目前雖然隸得編籍民戶五百一十七萬口,僅與蜀地相當,但大梁青壯男丁的增漲規模,卻要比蜀地高得多。

這主要也是與大規模推廣新醫學直接相關。

江淮、川蜀可以說是富庶之地,這兩年諸州縣已罕有饑荒發生,但即便是前朝中前期所謂的盛世,新生人口成順利長大成年者,甚至僅占四五成。

這也意味著新生人口之中,將近五六成在長大成年之前,因為種種疫病及意外而夭折。

然而韓謙很早就在敘州成體系的發展公共醫療衛生及防疫體系,新生人口的夭折率早就大幅下降到一成以下;淮西未成年夭折率近年也大幅度降低。

河洛及潁西等地的公共衛生、鄉司一級的醫療及公共衛生體系才剛剛著手建立,但馮繚相信很快就會取得立竿見景的效率;畢竟他們往河洛、潁西等地直接輸入大批有經驗的醫吏推進相當事宜。

這也意味著同樣的人口基數,大梁每年的新增丁壯是其他地區的兩到三倍,再算上成年人壽命延長的部分,大梁此時每年新增丁壯的凈規模,不會比楚國及蒙兀人控制的地域稍低。

這種情況下,即便大家都到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即便大梁的工造及新學停滯下來,不再發展,隨著時間的延長,大梁也不會居於劣勢。

韓謙走到西廂壁懸掛的地圖前,盯著河洛、關陜的地形出神。

王元逵居雍州以及王孝先居鳳州、岐州,除了有雄鎮、險地可守外,蒙兀人的騎兵從北面的延麟等州增援過來也快,難以直接猝然攻下。

真正要打,有兩個選擇。

一是將所有騎兵都遣往成州,與李知誥的西征軍會合,擊潰平夏部,奪得秦州,然而據秦州穿過隴山,進入鳳翔境內,沿渭水而下,逐一收復散關、陳倉、鳳縣、漢興、秦川、撫風等雍州以西的關隘城池,最後再與商洛軍、華潼軍兩路兵馬北拒敵援、合圍雍州以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