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2/2頁)

石崇嗣建立晉國,對河朔諸鎮控制力一直都不強,為了籠絡其心,也一直默許河朔諸鎮節度使繼續在內宅使用宦臣作為一種特殊的榮寵。

通過訊問,也知道內吏王景榮早年在晉太子石承祖身邊任事,與王元逵交好。早年王元逵在晉軍不過是一員普通將領,他能得晉太子石承祖的信任,得以擔任晉太子侍衛統領,將女兒嫁給晉太子為妃,一直到出任成德軍節度使,王景榮在背後出謀劃策、居功甚偉。

王元逵出任成德軍節度使,王景榮就追隨王元逵到恒定來,他也是王元逵最親信的嫡系大宦。

確認這一切無誤後,韓豹叫石如海將那名俘虜的脖子扭斷,推入山溝裏偽造成失足摔死的假象,再悄無聲望的撤出進入定州城外的一座農舍之中,之後將這些天來的所見所聞寫入秘信之中,著人立即返回棠邑。

韓豹身邊的人手有限,當中還有七八人沿途潛伏下來,在暫時還沒有在梁晉境內裏建立穩立的通傳渠道情況下,一封信函想要送到棠邑制置府,便要派人在梁晉境內藏匿身份跨越逾兩千裏山川,極其不易。

要不是特別關鍵的信息情報,韓豹他們都不會單獨派人趕回棠邑送信……

……

……

韓豹在定州所寫的秘信,傳回淮陽,已經延佑五年二月初。

沿途沒有暗樁居中接應、沒有續替的人手,又要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引人注意,不能騎馬,更多時候要徒步避開人群趕路,遇到城池防塞要從山川繞行,還要應付山匪路寇。

要是普通人,恐怕花上半年時間,都未必能從定州走回到棠邑來。

隨韓豹北上的斥候,都是軍中百裏挑一的精銳健卒,就算是如此,趕了一個半月的路,將信送到棠邑也是極快的。

“這個王景榮應該也是神陵司的舊屬,而雙爐煉鐵諸法應該是姚惜水她們暗中傳到定州去的吧……”

韓豹傳來的秘信,奚荏轉譯過來,第一時間送到韓謙的案頭。

二月初旬,棠邑天氣已經沒有那麽冷了。

正午時分,韓謙穿著一件薄襖,坐在衙司後宅的院庭裏,太陽曬在身上,正是舒適。

他接過轉譯過來的抄件,蹙著眉頭看了一會兒,說道:

“前朝覆滅於梁帝朱溫手裏,梁軍對前朝的殘余勢力清剿、打擊最不遺余力。而蜀楚晉三地,在前朝覆滅之前,雖然割據制霸地方,卻也一直都奉前朝中樞為正朔,在前朝覆滅後對遺留勢力的梳理也都相當克制、容忍,並沒有趕盡殺絕——神陵司在晉國境內猶有根基,那是一定的事情,但目前還不能確認的,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的牽涉有多深。”

不僅僅梁晉楚蜀四國,南面占據嶺南的清源軍(靜海節度使)劉氏,以及占據閩東的威武軍節度使王氏,都是奉前朝為正朔延伸下來的地方割據勢力。

晚紅樓一度特別迫切想從韓謙手裏得到祛瘴酒的藥方,韓謙就懷疑他們跟靜海軍或威武軍內部的神陵司殘留勢力還有密切的聯系,卻沒有想到他們跟晉國的神陵司殘留勢力聯系更為密切,竟然在五六年前就將從他這裏得到的那部分《天工匠書》直接送到定州去了。

而在定州早在兩年前就試行雙爐煉鐵法,這是《天工匠書初編》之外的內容,可見晚紅樓這幾年一直都有密切關注敘州的動向,從而很早就竊取到雙爐煉鐵之法。

韓謙對這些都不甚在意。

他是很注重保密,但他也不會因為純粹為了保密,就不擴大生產規模,就不推廣新技術的應用範圍了。

晚紅樓難以滲透到他身邊來,但僅龍牙山裏的冶煉鑄鐵場目前就雇傭近兩千匠工做事,韓謙很顯然不將他們都當成囚犯監管起來,這時候,大規模得到應用、同時又談不上特別繁瑣的新工藝被竊取,韓謙不會多吃驚。

他此時更關心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與神陵司的牽扯,以及他在梁晉大戰中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這極可能直接關系到北方乃至整個中原地區的局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