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4/5頁)

韓謙心裏很清楚,要是能將這部分青壯男丁發動起來,對他們此時捉襟見肘的兵力,就是極大的補充。

不過,前期時間太倉促,又必須強迫他們立時離開安豐寨,遷到地方更狹窄的烏金嶺河谷之中,手段難免粗暴,想收歸己用,就有些困難。

即便強行編入營伍,除了增加消耗外,看上去兵強馬壯一些,對整體戰鬥力的提升,作用並不大。

韓謙現在騰出手來,先是對這些人進行新的梳理。

除了底層貧民、奴婢單獨劃分出來外,韓謙同時還依照宗親疏近、繼承權的嫡庶關系以及占有田地、奴婢多寡等標淮,將安豐寨投降的中上層富裕民戶以及擁有奴婢及大量田地的鄉豪進行區分編隊。

甚至同為賤籍,奴婢與主家的關系也分親疏遠近,對那些貼身服侍主家、較為忠心的那一類人,以及前年受安寧宮脅裹渡江到臯城縣安置的民戶等等,韓謙也是將他們單獨劃分出來,予以不同的處置及待遇,盡可能削弱他們內部可能滋生的抵抗力量。

而目前所要發動的,也僅僅限於最底層的貧民以及被變賣來或者世代被奴役著從事重體力勞作、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的奴婢。

劃分下來,這些人並不是特別多,加上婦孺家小大約占到安豐寨投降軍民的三分之一,但韓謙知道,這些人拉攏過來後,卻是能最堅定的跟棠邑兵融合到一起的。

韓謙在沈家集內,單獨建立一座營地。

雖然沈家集一下子湧入這麽多的人,沿河谷分布的寨子一下子變得擁擠不堪,韓謙還是想辦設法,將這部分人及家小安排進溫暖的帳篷或屋舍之中,給以充足的衣食供給。

相對寬松的勞作之余,韓謙還組織他們控訴以及悲慘的人生遭遇,在這種過程中挖掘安豐寨及附近那些世家鄉族曾經所犯下的血案,然後揪出來進行公開審訊處決。

三五個回合一來,這些人心裏看似早就變得麻木不仁、只會順從接受悲慘命運的血勇之氣,很快就被激活起來。

然後就是將青壯男丁編入輔兵營安排基層武官進行訓練,將積極分子挑選出來進識字班重點培養,將健壯的婦女編入營、少年營,輔助沈家集內部的治安管理。

中上層富裕、沒有劣跡的民戶,依舊視作戰俘處置,主要安排在沈家集寨內外及河谷前段修建屋舍、柵墻、開墾坡地梯田。

在如此緊要的時刻,還騰出一部分人力去開墾坡地梯田,也是應募編為輔兵的貧民、奴婢看到希望——也就是即便被堵死在淮陽山裏,他們很快也會獲得土地跟住宅。

相比較之下,沈家集的四十多戶、三百口底層貧民、奴婢最好發動,除了每戶分配十五畝口糧田、一套狹小院子外,再照人口每人分給一百斤口糧、一套寒衣、兩斤鹽,都恨不得將命賣給棠邑兵。

而除了兒童及體弱多病的老人外,其他人等,包括四百多戰俘在內,則都趕到山林深處砍伐樹木、開挖礦洞,進行重體力勞動改造。

或許每天都有人承受不住如此繁重的重體力勞動,累死或凍死,但這就是殘酷而血腥的戰爭。

金陵事變期間,王珺在韓謙身邊不是特別自由,但也目睹女營、少年營的組建、運轉,也協助韓謙編寫一系列指導將卒深入浮玉山北麓山區開展工作的各種教材。

現在她對這一塊的事務也是得心應手,帶著思想上還沒能怎麽轉過彎來的王樘、霍厲以及香雲等侍婢,跟著韓謙東奔西走。

對淮陽山東北坡內部的諸多大小山寨,韓謙也是要馮宣、譚修群、孔熙榮他們區別對待。

地處平易以及位於南淝水河、龍潭河上遊主要支流河谷之中的山寨,他們是要堅決的直接掌握控制,要徹底發動底層貧民及奴婢。

而對偏離他們所要控制核心區域的,則可以用軍馬、布匹、食鹽與之交易,購買糧食等他們所緊缺的物資,派將吏過去規勸他們改奴婢為雇傭,減輕底層貧民的地租錢息。當然,對那些態度堅定拒絕的山寨、村寨,也暫時不予理會。

進入山區之中,更多的地方都需要將卒步行,他們手裏六千多匹軍馬,就有些多余了,每天還要額外消耗巨量的豆粟喂養。

除了拿這些軍馬與布鹽,跟偏遠山寨交換糧食,對那些積極應募入伍的底層貧民及奴婢,也是將軍馬作為必要的墾耕物資直接分配下去……

到延佑四年元月初六,也是就巢州敵援趕到安豐寨後的第二十天,孔熙榮率部進入龍潭河上遊的金曦寨,控制沿龍潭河進入淮陽山腹地的隘口。

而馮宣、譚修群、趙無忌等人兵分數路,沿著南淝水河上遊支流,占領、攻陷沿線總計四十七座山寨。

諸路兵馬除了累積近千人的傷亡,分兵控制這些山寨,也攤薄掉近兩千的精銳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