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3/4頁)

韓謙下令魏常率弩騎兵穿插到雞籠山北麓一線,則是要震懾住那些想往南逃入宣州城的世家門閥,不敢帶走太多的糧秣等大宗物資。

糧食永遠都是戰爭一大永恒的主題。

李普看左右兩角上的木質箭樓,都被打塌了半邊,但北堡門之上的護城棚,四面墻是條石堆砌,在戰事裏幾乎沒有什麽損毀,看得上強攻這裏的戰事並沒有想象中激烈。

還是叫這豎子順利攻下尚家堡了!

李普心裏仿佛有好些蟻蟲在爬動、啃噬,痛倒不痛,卻是說不出的不暢快、不舒服。

僅尚家堡就聚集各家上萬奴婢,從中又能有兩千多青壯丁勇,加上這一仗聲勢比以往小打小鬧都要大得多,迫使四周的大小世家宗閥都要往有大股兵馬防守的州城縣城逃,更多的奴婢在沒有主家監管下,則會更無顧忌的往茅山、東廬山一線聚攏過來,難以想象再有一個月,赤山軍的兵勢會繼續擴大到何等地步?

到那一步,韓謙便會真正有實力釘在茅山,與楚州軍、安寧宮角力了吧?

“大人!”

這時一個身穿鱗甲、身染鮮血還沒有時間清洗一番的兵卒經過城下,高興的朝堡墻頭招呼道。

“找到你娘親跟弟妹了?”韓謙問道。

“找到了,這是我弟豹頭,孔將軍在城頭許他入營,而且以後直接在大人您身邊當差。”尚虎在城下回答道,很高興,很興奮韓謙還記得他家裏的事情。

“好,你先帶著他熟悉一下情況。我過來時還聽刁瞎子說要傳你他祖傳的桐陽刁家槍,還聽孔將軍說你弟力氣極大,一刀都劈得他手臂發麻半天——你得隙領帶著你弟一起去找刁瞎子學學他家傳的刁家槍,看他有沒有吹牛皮。”韓謙說道。

李普頗為羨慕的看向堡墻下兩個勇將苗子,特別那個打招呼的甲卒,活蹦亂跳的樣子,一身鮮血彰顯他這一仗戰功卓著。

無論當初的武陵軍還是現在的敘州州營、赤山軍,真正能稱得上是勇將的人極少。

畢竟家兵子弟、左司子弟都是饑民出身,身體底子差,能出勇將的概率自然就低,趙無忌、林海崢、林宗靖、魏常三五個人都是極難得的勇將,其他人則更熟悉軍務、軍陣,不可能五十多韓家家兵子弟、五百多左司子弟都個個是以一敵十、百裏挑一的勇將。

田城、高紹等人是有以前的底子在,包括周處在內,他們年過四旬,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他們是以豐富老練的治軍經驗,出任都虞侯。

馮宣、楊欽有武勇,但也只是橫行鄉野。

孔熙榮說是赤山軍第一勇將,卻不被李秀、李磧堂兄弟倆看在眼底。

不過這些天來投茅山的奴婢,特別是前期敢當逃戶的,卻有好幾個能力舉三四百斤石擔的勇將苗子。

當然,比起這個,更令李普難堪的還是韓謙執意攻下尚家堡,聲望將越發隆盛,甚至征召奴婢入伍、與世家為仇的弊端一時也被掩蓋掉不少,更難堪的是他們在西翼還毫無作為——溧水城的守兵壓根就沒膽出城作戰。

“此時或是強奪溧水城的良機,是否可以給李秀他們表現一番的機會?”李普遲疑了許久,終下決心問道。

姚惜水也緊盯著韓謙。

這個世界充滿著不公平,但有時候也很公平。

李秀、李磧出身將門豪族,平時可以不將泥腿子出身的將領放在眼底,但沒有戰功,說話終究是不夠硬氣。

信昌侯李普及他們背後的神陵司一脈在嶽陽要算根基夠深了,但在這動亂不堪、武將橫行的世代,不能在戰場建下赫赫戰功,根基總不能算穩固的。

李普要在嶽陽跟他爭話語權,總不可能一場硬仗都不打。

在這個動亂不堪、武將橫行的世代,人總是欺軟怕硬的,話語權也屬於更強硬的一方。

韓謙瞥眼看向李普,沉吟片晌才似乎很隨意的點頭說道:“好啊!”

“晚紅樓在溧水城內是有一些部署,但還是需要從你這裏借些兵馬,去吸引守軍的注意力。”李普腆著臉說道。

溧水城除了一營南衙禁軍外,還有縣兵及地方世家糾集起來的宗兵族兵,總計有兩千防兵。

正常說來,除了預備兵馬外,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平時都有三百人左右的兵馬守著。

李普他們即便通過晚紅樓,已經派了百余精銳滲透到溧水城裏,能夠趁守軍防備不及時從內側暴然發起襲擊,但奪門戰鬥也會極為激烈,不一定就能成功奪門。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李普還需要韓謙借他一部分兵馬,部署到溧水城的一側佯攻,吸引守兵的注意力。

“那就請張大人與高都將率兩營兵馬,聽候李侯爺的節制。”韓謙說道,現在楚州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東翼暫時沒有什麽壓力,要打溧水城宜早不宜遲,他也不跟李普討價還價什麽,直接令高紹率兩營兵馬配合他們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