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

科學院。

正在忙著制作汽缸的天啟,疑惑地看著楊信和他帶來的三十六人。

不過兩人只是交換了一下目光而已。

就在同時黃端伯等人紛紛跪倒,叩拜他們的皇帝陛下,楊信在天啟耳邊低聲詳細說明了一下,天啟略微點了點頭。

“都起來吧,你們的心意朕已經知道,但史可法的確犯了罪,法司必須依律進行判決,大明律乃太祖所立,大明任何人都必須遵守,犯了罪同樣也必須接受懲處。不過河間侯既然說已經不再追究,而且史可法此舉也的確是為師報仇,法司判決後,朕會赦免他的,只是革除他的功名,革除錦衣衛世職。”

天啟說道。

黃端伯等人趕緊謝恩。

革除功名又不是禁錮,無非這一科沒法考了。

但經過此事,以史可法的名聲下一科秀才舉人進士肯定一氣呵成,所以這應該是最完美的結果了。

再說要不然還能怎樣?

就憑今天那些舉子們的表現,難道真指望他們為此繼續抗爭?

如果他們不參加就只是這三十六人有個屁用,直接抓詔獄裏去都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河間侯,你帶他們在這裏轉轉吧!”

天啟說道。

他才沒興趣跟這些人扯淡。

“陛下……”

黃端伯看著天啟的背影欲言又止。

皇帝陛下根本沒搭理他,此刻皇帝陛下正全神貫注地指導一個老工匠,而後者正在用木棰小心翼翼地敲著一個厚錫板,這個錫板裹在一段光滑的圓木上,隨著那工匠的敲擊,整個錫筒正在一點點成形。對面的宋應星同樣在盯著,就仿佛這個錫筒可以決定大明帝國的命運,實際上宋應星這些年也越來越遠離朝堂上的鬥爭,至少不會主動參與,畢竟對他來說,科學院的這些比什麽東林黨惡鬥閹黨更值得關心。

科學的魅力不僅僅是對天啟,對他同樣也很大啊。

“黃舉子,你知道陛下正在制作的這是什麽嗎?”

楊信說道。

黃端伯沒有回答他。

作為一個標準的文人,黃舉子對於這種奇技淫巧還是沒什麽興趣的。

倒是萬元吉還頗有興趣地看著,當然,他有興趣是因為他和宋應星其實都是豫章社的,只不過他年紀比這些人小,所以算得上學弟而已,作為豫章社成員中目前品級最高的,宋應星現在可是恍如傳奇一樣。黃端伯雖然也是江西人,但卻是建昌的,本來和南昌豫章社這些就不是一個系統,因為宋應星的帶動,甚至讓南昌士子掀起一股學習科學的潮流……

實際上也不光是潮流。

宋應星在科學院偷學了不少東西,然後同樣偷偷塞給他家鄉朋友。

而這些東西則迅速變成實實在在的銀子,比如水力鍛錘就已經在南昌一帶常見起來,這東西讓南昌本地士紳,也開始大量制造優質鍛鐵。

他們也有冶鐵基地。

這時候新余,分宜是重要冶鐵地。

而且還有巨型生鐵爐。

一座高達六米,一次就能裝幾噸鐵礦石,木炭或者焦炭冶煉,四個小時就能出一爐生鐵。

江西那也是鋼鐵基地。

說到底士紳也不傻,只要能迅速帶來利潤的,他們一樣會去追求,比如楊信在京城的玉米育種,宋應星就經常跑去偷窺,甚至還在家鄉也在種玉米,並且也在學習育種,還有地瓜,他也在江西山地種植,就連做罐頭他都學,而且還偷偷帶出去好幾支水銀溫度計。

當然,因為時間問題,這些還只是在南昌一帶出現。

黃端伯在建昌是感受不到科學帶來的變化,在他看來這一堆亂七八糟,明顯就是皇帝陛下不務正業的證據,一個帝國皇帝,不看奏折,不上朝,連閣臣都很少召見,卻天天帶著一幫工匠佞臣,在這裏搞這些亂七八糟,這不是不務正業是什麽?身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文臣,信奉文死諫原則的,他當然要勸諫,就算勸諫不成功也要勸諫。

“河間侯,那你說這是什麽?”

黃端伯說道。

“難道陛下身為天子,卻在這裏打鐵?”

衛景瑗跟著質問。

不過這時候天啟早就全神貫注,根本對他們的話充耳不聞。

這可是蒸汽機的關鍵,這個汽缸能不能做出來,代表著試驗型的蒸汽機能不能實現,不過這只是一個類似驗證性質的東西,只有這台蒸汽機做出來,而且能夠動起來,那麽才會開始下一步,也就是全力攻關水力鏜床,並且不斷以這種實驗性的進行改進。

等水力鏜床成功就是真正實用化的蒸汽機了。

“第一這不是鐵,這是錫,第二,誰規定天子不能打鐵?第三,陛下目前也不是在打鐵,而是在為大明創造全新的未來。”

楊信說道。

“就是這個鐵筒?啊,錫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