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2/7頁)

不知不覺間,後陳莊到了。

每次來,孔漢文都帶著一個幫手,這次也一樣。孔漢文用罐頭換了幾包煙卷和兩只母雞後,就打發幫手先回去,把母雞燉上。

每到一個攤點,孔漢文一邊擺弄手裏的物品,一邊用眼睛的余光掃描四周,任何的異樣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就這樣圍著大小攤位轉了一圈,孔漢文並沒有看到楊雲楓,但他並不著急,因為時間還早。

此時,在通往後陳莊的路上,走來兩個農民打扮的人,他們各挑著一對籮筐,裏面裝著大肉、蘿蔔、白菜和粉條。當兩人來到國民黨部隊檢查哨卡時,看得出已經走了不少路,棉襖的扣子已經解開,帽子也拿下來了,頭上冒著絲絲熱氣。

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化裝成莊稼漢的楊雲楓和邵曉平。

臨出發前,邵曉平不放心,反復勸楊雲楓:“楊部長,您真的沒必要親自去,我帶一個人去見孔漢文同志拿回情報就行了。”

無論邵曉平怎麽勸,楊雲楓就是不同意,說:“我這次去,不僅是去取情報,還想趁機再往裏面摸摸,看看對面到底什麽情況,這對接下來的圍殲決戰至關重要。”

“僅到後陳莊還好,如果繼續再往裏面摸,那就太危險了!”邵曉平堅決反對。

“能有多大危險?漢文天天在裏面,不是好好的嗎?!”

“你和他不一樣。漢文同志一直混在裏面,情況熟悉,又是杜聿明身邊的人,哨兵對他檢查得就沒那麽嚴格了。”

“說得好!假如我們兩個琢磨出一個辦法,在後陳莊見到漢文後,利用他的身份作掩護,不就沒有那麽危險了嗎?”

邵曉平仔細想想也有道理,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哨卡,兩個端槍的士兵把他們攔了下來,逐個籮筐搜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值得懷疑的東西。包圍圈裏缺乏的就是大肉、蔬菜等食物,所以對挑著這些東西進去的農民一般不會阻止。

“挑這些東西到後陳莊幹什麽?”一個士兵盤問。

“想換點煤油和蠟燭,家裏開磨坊,晚上和早上點燈用!”楊雲楓對答如流。

“呦,這回遇到同行冤家了,俺家也是開磨坊的!兄弟,你家篩面用的羅是三匝粗的還是四匝的?”從崗樓裏走出一個腰中別著手槍的軍官,徑直走到了楊雲楓面前。

“長官,你們那一帶的人可能個個長得像張飛,力大無比,所以才用那麽大的羅呀!俺們這一帶的羅可沒有那麽大,一般的都是兩匝的,大一點的也就兩匝半。”楊雲楓笑著回答。

“大兄弟,石磨的磨齒有公母之分,你們這一帶咋個分法?”軍官上下打量著楊雲楓,嘴裏又冒出了個問題。

“磨有兩扇,就像夫妻二人,缺一扇都磨不出面來。俺們這一帶把上扇的磨齒叫‘公’,下扇的磨齒溝叫‘母’。”楊雲楓不緊不慢地答道。

“不錯,不錯,男上女下,人能生娃,磨能出面!”軍官嬉皮笑臉地說完,引得周圍的哨兵眯眼一陣憨笑。

楊雲楓和邵曉平看著軍官,心裏百般厭惡,表面上卻表現得十分恭敬溫順。

“長官,俺們還急著到後陳莊換東西,如果沒啥事的話,俺們就走了!”楊雲楓先鞠一個躬,然後心平氣和地問道。

“過去吧!”軍官嘴裏擠出三個字。

楊雲楓和邵曉平點頭哈腰地道謝後,挑起籮筐剛走出兩步,想不到背後又突然傳來了一聲質問。

“大兄弟,你家一盤磨有多少磨齒?”說話者仍然是那個軍官,這時的他已經從腰間拔出手槍,拎在了手裏。

“長官,俺家的磨是按老規矩鍛的,一盤磨有十二穴,每穴九個磨齒,共有一百零八個磨齒!”楊雲楓又放下了肩上的扁擔,回頭恭順地回答。

“看來真是開磨坊的,走吧!”軍官點了點頭,將手槍插回腰中,轉身回了崗樓。

再次挑起扁擔,嚇出一身冷汗的邵曉平終於明白了。昨天晚上兩人決定以開磨坊的身份來後陳莊後,楊雲楓為什麽專門找磨坊的董老漢聊了大半宿。

二人來到後陳莊集市上,到處熙熙攘攘,討價還價聲和叫賣爭吵聲不絕於耳。他們找了個僻靜的空地方,把籮筐擺了下來。

楊雲楓低聲在邵曉平耳邊嘀咕了一句:“你先坐下歇會兒,我出去找漢文,東西暫不賣。若有人問,就說已經定出去了。”

後陳莊的集市不大,位於村中間一條狹長的土路上,從東到西挨個攤位逛個遍也最多只要半個鐘頭。楊雲楓一邊走一邊觀察周邊的地形、房屋和道路的布局,快走到西頭的時候終於發現了混在人群中的孔漢文。今天的孔漢文故意穿得板板正正,格外顯眼,眼尖的楊雲楓不費多大力氣就認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