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2/5頁)

剛開始,在文昌宮前面站崗的兩個士兵也沒覺得不妥,他們想圍著豆腐攤吃豆腐是街上常有的事,吃完他們自然會走的。可是,一撥人吃完後又來了幾個人,賣豆腐的中年人和他們有說有笑持續有半個時辰了,還沒有走的意思。

“俺經常來臨渙賣豆腐,啥時候開始文昌宮有站崗的了?”賣豆腐的中年男人好奇地問。

“有八九天了吧,聽說裏面住著好幾個大人物呢!”一個吃豆腐的臨渙當地人神神秘秘地回答。

“是嗎?什麽樣的大人物啊?”中年男人繼續打探追問。

“是什麽大人物俺也講不清,他們一天到晚不出院門……”另一個捧碗吃豆腐的人說。

恰在這時,警衛連郭連長出來巡查,發現文昌宮門前擺著一個豆腐攤。這是前幾天沒有的,而且賣豆腐和吃豆腐的人還時不時朝院內打望,他立即感覺情形不對,帶人把賣豆腐的和吃豆腐的人都給勸走了。

22日夜裏十二點,夜空中突然傳來隱隱約約的飛機轟鳴聲。郭連長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兵,聽到轟鳴聲後,立即判斷出飛機是朝文昌宮這個重要目標而來,“不好,飛機來轟炸了!”機智的郭連長隨即吩咐:“一排長,趕快備馬,到後院後門等!二排長,帶人外圍警戒。”

首長們都在後院會議室裏開會,郭連長一頭紮了進來:“首長,趕快撤離,敵機來轟炸了!”情況緊急,首長們二話不說站起來就跟著警衛連長往後門走。門口已經備好了馬,郭連長對一排長說:“你們一排護送首長們到鎮子外的空地上,一定要確保首長們安全。”

此時,距文昌宮南邊和西邊五十多米的地方,各有一個人點燃了地上的柴火,然後撒腿就跑。飛機循著這兩處亮光俯沖著就把炸彈投了下來,一顆、兩顆、三顆……

原來寂靜的臨渙,“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頓時此起彼伏,頃刻間,鎮上火光沖天,硝煙彌漫。警衛連和集上的百姓一邊救火,一邊救治傷者,整整折騰了一個晚上,才算平息下來。最後經過清點,被炸的地方在文昌宮的南側和西側,文昌宮前院的部分房屋也被炸毀了,後院還好,沒有被直接炸到。估計是飛機誤認為點火的地方就是要轟炸的地方,所以偏離了文昌宮這個主要的轟炸點。

柴火堆所在的位置被炸出了深坑,郭連長帶人進行了搜查,但沒有抓到任何可疑人員,也沒有發現什麽蛛絲馬跡。第二天,首長們和警衛部門一起開了個會,認真分析這次被炸的原因。

一排長說:“這鎮子太熱鬧,人流量也大,不進行隔離和清場,難分敵我,安保難度實在太大了。”

二排長說:“我們在明處,敵人在暗處,我們看不見他們,而我們的一舉一動卻暴露得清清楚楚,這樣的話我們就處處被動。”

郭連長說:“雖然不清場不封街,但我們要站崗放哨,目標仍舊太明顯,不可能不被發現。至於這次轟炸,我覺得前天那個賣熱豆腐的就很可疑,鬼鬼祟祟的,而且他走後就有飛機過來轟炸了,我懷疑他是國民黨方面的密探。”

討論最終認為,這是國民黨奸細裏應外合有組織有預謀開展的一次突然襲擊,目標就是針對我方指揮系統。警衛部門最後提出建議,要求在臨渙鎮進行清場和封街。

劉、陳、鄧三位首長堅決不同意,他們不願攪亂臨渙鎮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影響他們的生計。

經過討論,總前委最後決定放棄此地,另外尋找一個比較偏僻、不太引入注意的地方落腳。選來選去,就選定了一個叫“小李家”的村莊。

三位首長在臨渙鎮從11號一直待到23號,之後秘密遷往小李家。

小李家位於臨渙鎮東面大約七八公裏的地方。村子比較小,只有幾十戶人家,非常不起眼,國民黨怎麽也不會想到指揮千軍萬馬的共產黨的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會放在這麽一個簡陋的地方。

李前明家坐落在村子的南頭,為坐北朝南的一座兩進的院子,總共有十多間草房,是較為合適的指揮部用房。村長悄悄找到李前明,問:“前明,能不能先暫借你的房子用上一段時間?”

李前明回答得很幹脆:“房子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不租不借!”

“前明,我還沒說做什麽用的,你就把話說死了?!”

“那幹啥用呢?”

村長說:“南邊不是正在打仗嘛,是我們解放軍的首長過來,在這裏指揮戰鬥。你放心,用你家的房子不但會完完整整地還給你,還會補貼你家一定的費用和糧食……”

李前明沒有想到自己家的房子被解放軍的大首長看上了,興奮極了,他一點沒有遲疑,立即回答:“原來是這樣!錢和糧俺不要,俺馬上回去打掃,給首長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