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4/5頁)

支前隊伍到底不是軍隊,而是臨時組織起來的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民工。且不說第一天裝車的時候,一個個亂哄哄搶著裝,好像要比一比看誰裝得快一樣,兩個人甚至因為爭搶一袋糧食吵起架來,就是上了路也不省心,剛出發頭兩天,就狀況不斷。

在運糧行進的路上,首先遇到的是吃飯問題。雖然規定每天發給每人紅糧六斤,但一個人不能做飯,大家只能湊在一起搭夥燒飯。所以,一到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圍到鍋邊搶。手快的人一次搶到兩三個饅頭,晚來一會兒的則一個也搶不到。雲林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趕快走過去把自己手裏的饅頭遞給晚到的人。雲林想,這樣下去可不行,便下令要求各個分隊吃飯時要排隊,不能擠成一團爭搶。文華的小分隊更是想出了一個妙招,實行配給制,米飯、饅頭、鹹菜先均分一份。如果哪個人個子大吃不飽,另外再添補一點。果然,實行配給制後沒有人再去爭搶。文華發明的配給制不但在第五中隊推廣開來,還在整個宿北縣支前隊伍中廣泛推廣,為此文華受到了縣支前大隊的通令嘉獎。雲林興奮地拍著文華的肩膀說:“你小子聰明,糧食還沒送到前線,就記了一功。”

支前隊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住宿。運糧隊車上裝滿糧食,每輛糧車最多只能帶一床鋪蓋卷,褥子和草席不可能隨車拉著。每到晚上,寒氣逼人,隊員們基本上只能到沿途附近村莊借宿。解放區各地接到上級的指令,各村要隨時準備接待路過的解放軍隊伍,部隊的後方機關以及支前的送糧隊、擔架隊等,要積極主動做好看房子、弄蒲草、洗衣服、燒茶水、磨面帶路、慰問歡迎等各種工作。盡管村裏有所準備,但村裏的人家條件簡陋,能提供的空房極為有限。雲林運輸隊頭一天住宿就遇到了爭搶鋪位的事情。村裏準備的幾間鋪著稻草的空房年久失修,到處灌風,大家都搶著往裏面背風的地方睡,都不願意睡在靠門靠窗的地方。雲林和幾個分隊長商量後規定,睡覺選鋪順序按年齡大小排,年長者先挑,群眾先挑,黨員幹部最後。實行之後,大夥也就不好意思爭搶了。睡覺時,因為每人只有一床被子,只能兩個人合鋪,宿北叫“通腿兒”。兩天下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和大楊莊的鐵匠“石磙”一道“通腿兒”。雲林找人了解,個個叫苦連天。一個說“石磙”膀大腰圓力大無比,半夜裏不知不覺就把被子都卷到了自己身上,拉都拉不動,凍得自己直打哆嗦。另外一個說,“石磙”睡覺時上下出氣,上邊鼾聲如雷,下面響屁連天,整個晚上睡不了半個鐘頭的囫圇覺。雲林沒辦法,只得自己和“石磙”在一起“通腿兒”。兩天之後,文華見雲林眼眶發黑,走起路來雙腿打摽,知道雲林也受不了,就主動提出來和雲林輪換與“石磙”“通腿兒”,這才解決了矛盾。後來,很多支前隊員報名要加入和“石磙”“通腿兒”的行列,文華不得不排了個日期表。“石磙”對此很是自豪,說:“每天夜裏都有人爭著和俺睡覺,估計蔣介石和劉峙都比不上!”

冬天的晚上,天黑得早,支前隊員的晚飯也就吃得早。車馬勞頓了一天,大夥兒飯後吸袋煙再聊會天,便早早躺下呼呼大睡了。雲林和文華幾個分隊長除了檢查住宿、車輛安置情況,還得布置好夜哨,要一直忙到後半夜才能躺下。

“失火了!失火了!”不知道才眯多大一會兒,突然一陣喊叫聲把雲林驚醒了,他一個激靈跳起來就向外沖去。雲林來到隔壁的房子外邊,見已經有人跑出來了,屋內正在冒著滾滾黑煙。雲林用濕毛巾捂上嘴和鼻子,帶領一幫人端著水盆沖了進去,把燃燒的明火撲滅了,草房和大夥的被褥得救了。

火災發生後,雲林先安排其他人回屋睡覺,再把失火房間的人召集起來開會,查找失火的原因。火是一個叫興旺的人先發現的,他半夜起來撒尿,正巧看到墻角燃起了一團火。經過排查,一個叫老蔫的人承認睡之前吸了兩袋煙,可能是煙灰落在蒲草下面沒有滅,才慢慢地一點點燒起來的。

雲林狠狠地把老蔫批評了一頓:“老蔫,你也太不負責任了!你在有蒲草的屋子裏吸煙,難道不知道柴草遇火就著嗎?今天幸運的是,剛好被興旺及時發現了。如果沒人及時發現,火燒了起來,你想到過後果嗎?燒了三間房子,你賠不賠得起不說,把人燒壞了咋辦?”

老蔫想想也很後怕,如果不是興旺及時發現,火最先燒到的就是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老蔫後悔不已,當場狠狠扇了自己幾個耳光,發誓再也不抽煙了。

第二天,雲林按照隨隊的高隊長的指示,召集所有人開會進行了整頓。從這場火災入手,讓老蔫當眾進行檢討,記過一次,扣糧六斤。雲林隊長和幾個小隊長商量後,制定了幾條規矩:“一、注意防火安全。以後在住宿的屋裏不能吸煙,要吸煙必須到屋外吸;二、注意防破壞。住宿時要把自己運的糧食看管好,各中隊晚間安排三班倒巡邏,防階級敵人放火或盜竊;三、要遵守紀律。自己把自己的東西保管好,不能私拿別人的東西。經過村莊時盡量不打擾老百姓,露營時以組為單位,要服從隊裏安排,在村莊裏吃住時,要像解放軍一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