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千秋大計

講完這些瑣事,劉群正式接受了行台的任命,成為新一任的幽州刺史。

當然,眼下這個所謂的幽州刺史府還非常寒酸,甚至還不在幽州境域之內,而且劉群職下屬官唯一明確的就是這個長史溫放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笑話一樣。但目下大勢分明,人人都相信眼下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幽燕復治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既然劉群已經接受了任命,溫放之便也將行台目下於遼邊經營的更多細則逐一向其介紹起來。

目下行台真正控制在手的,自然就是位於遼南的馬石津並其周邊幾個島嶼。溫放之入遼之際帶來兩個營六百人甲士武裝,之後陸陸續續在馬石津聚集起近千戶遼邊流人。除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十多個中州並江東等各地、得到行台通商許可的商戶派駐在此的人手。

仔細算起來,單單馬石津所擁有的武裝力量,已經在三千人左右。但這一部分兵力,主要還是負責馬石津的安全,不可輕易外用。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部分武裝力量的存在,盡管此前慕容皝已經將溫放之等人控制起來,仍然沒能攻克馬石津這個囤積重貨的商貿基地。

徐朗今次北進,除了帶來整整兩千生力軍之外,還有就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如編戶、勘測、尋礦、冶鑄、醫藥等等,林林總總數百人,也表示行台已經將遼地經營擺上了正式的事程,而不僅僅只是此前的孤立據點建設。

這些甲士、人才包括馬石津方面囤儲的物資,便是當下幽州刺史府於遼邊能夠直接掌控的所有力量。

雖然行台方面也表示,如有必要,仍會繼續加強對遼邊的援助,但溫放之覺得眼下還沒有這個必要,新上任的劉群也認可他這一看法。

行台如果突然增強對遼邊的力量投入,未必就是好事,這會令遼邊諸多勢力人人自危,心生抵觸,乃至於達成一種抗拒行台幹涉遼事的默契。所以未來於此境的經營,還是要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且老實說,劉群所以就任幽州刺史,其優勢所在就是對遼邊種種事務的了解、以及長久以來所養成那種分化、羈縻遼邊各股勢力的手段。如果行台真的派遣數萬大軍北進,劉群未必能夠利用好這樣一股龐大的力量,畢竟沙場攻伐、軍略種種非其所長。

除了實際掌握的人力、物資之外,行台還給了劉群一定的封授權力,包括千石以下官員任免並千石以上的舉薦權。這能夠讓劉群之後的行事更加靈活便宜,隨著行台聲勢大壯,其權位封授的意義之大與舊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對於遼邊諸多勢力也有著更大的誘惑。

除此之外,目下的幽州刺史府已經擁有了不弱的依附義從力量,比如早前便被劉群說服的段部段蘭。這一次徐朗北進,也帶來了洛陽慕容運的書信,信中慕容運叮囑兒子慕容疆要敬奉行台使者,切不可效法慕容皝怙惡不悛、目無王法。

如此一來,段蘭與慕容疆、慕容評等人也可視作幽州刺史府能夠驅用的義從力量。雖然發生了慕容皝悖逆反復之後,劉群與溫放之對這些胡虜已經不敢過分倚重,但若運用得宜,也能達到以夷制夷的效果。

“目下遼邊局勢紛雜,刺史府當下要務,一在繼續增強實力,建立更多戍防,二在梳理遼邊人情、不可讓遼邊混亂影響中國戰事……”

雖然劉群已經就任幽州刺史,但行台投入於遼邊的力量主導者仍是溫放之,他的看法便決定了之後的經營大略。

大將軍給予溫放之的指示是極盡暢想、不拘一格,只要能夠保持一個大體向善的方向,沒有任何限制。

對於溫放之的看法,劉群等人自無異議。特別是第一點增強實力,這更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劉群等人這些年是受夠了寄人籬下的苦楚,如今終於有了行台這個大靠山,自然是要謀求獨立。

“遼邊多亡戶,哪怕僅僅只是招撫一部分,若能收取當中丁壯卒力,已是頗為可觀,不必全仰行台遣軍助戰。”

劉群大筆一揮,首先便確定繼續進行遼邊流人的招撫工作,只要有了人,之後再有任何圖謀,都有了一個立足基礎。遼東慕容部所以壯大成遼邊霸主,也正是因為招撫眾多亡戶流民為己所用。

此前也正是因為溫放之他們招撫手段過於急躁、觸及了慕容皝的底線,才又發生之後一系列得變故。現在慕容皝已經死了,慕容部本身也崩裂成數股力量,再也沒有哪一方能夠強力阻止他們對流人的招撫。

招撫流人是長久之功,特別這些流人們分散於遼邊各個境域之中,單單向他們傳遞消息已經不容易,更不要說還要將人召集到固定的地點編戶征卒。一旦手段過於急躁,反而會令這些驚弓之鳥的流人們畏懼難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