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涼土難王

姑臧乃是涼州境內第一大城池,也是涼州州府所在地。經過涼主張氏四代經營,整座城池更顯巍峨,內外居民數萬戶之多。

原本的堅闊城池之外,姑臧城外尚有小城並設,一如洛陽之金墉城又或建康之石頭城,常年精兵鎮戍,拱衛著這河西精華之地的安寧。

而除了駐兵小城之外,姑臧城周邊也多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塢壁興築,這些塢壁有的仍然屬於州府管轄的屯墾地,有的則歸屬境域中各家豪強,如群星拱衛著姑臧城,也是目下涼州局勢的真實寫照。

在姑臧城周邊,尚有眾多規模宏大的樓台閣堂,而這些宮殿周邊無一例外都有著大片的園林興設。這些宮殿園林都是歷代州主圈建起來,尋常小民不可輕涉其中。

時入深冬,這些園林中也難免草木凋零,唯松柏樹木尚是蒼綠,已經難以盡彰園墅之美。此刻遊園中正有數百戰馬奔騰,騎士們呼嘯往來,將一些野獸驅趕到平野高聳的一處閣台周邊。

閣台周圍自有武賁環繞拱衛,閣台上方的圍欄內正有一名體態偉岸的戎裝中年人,其人手持勁弓,張弦射向周邊驚恐逃竄的走獸,每有獵物中箭倒地,周邊便有甲士群呼:“殿下神射!”

這一名中年人,正是目下的涼州之主張駿。張駿時齡未及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其人雖然地位尊崇,無需親司戎事,但卻是弓馬嫻熟,精於搏擊,英武之處,不遜軍中驍勇。

寒冬鳥獸匿跡,實在不是遊獵的好時機,盡管周圍軍士盡力奔行尋覓獵物,但被驅趕到閣台附近的也實在有限。兼之朔風揚起,也實在太影響發揮,頻射不中之後,張駿心中也漸生意興闌珊之意,將弓遞給身旁武賁,而後緩步下了閣台。

這一片園林宮殿名為謙光殿,是兩年多前張駿起意於姑臧城南興築,當中一座大殿,四邊又各築一座殿堂,各以春夏秋冬為號。除了建築極盡華美之外,宮殿中各種器物陳設也都諸多珍奇,令人目不暇接。

涼州雖然地處河西邊陲,但若論及物勝卻完全不遜中州之豐美,品類之繁多,甚至還要遠遠超過。只是由於去年開始大舉用事河南地,州內難以維持大規模的營建,所以這一片殿堂還遲遲沒有竣工,仍然在維持著小規模的營建。

不過由於州主數日前駕臨此中暫居,未免喧嘩,所以許多工匠都被遷走,暫停營建。而那些狼藉的營建場所,則就都被皮氈、帷幔遮擋起來,以免擾人視聽。

離開獵台後,張駿便來到謙光殿北面的冬居玄武黑殿。這裏除了一些隨駕的武賁、侍兒之外,另有數名州府屬官早已經等候在此。眼見州主返回殿中,屬官們俱都迎上揖拜,或稱殿下,或稱主上。

張氏對外雖然仍奉晉祚,以涼州刺史、西平郡公自居,然而在內則不奉晉祚歷法,所設官僚府寺一如王者,因是群僚稱之以殿下。而所謂的“涼王”之稱,則始於漢趙劉曜的羈縻封授,張氏雖然不受此爵,但國中已是以此行之。

“府內喧嘩,近日可有平復?”

張駿入殿之後便召來州府治中從事張耽詢問道,如今的涼州各種章事職位也都透出一股別扭,既保留了原本的刺史府從事、參軍構架,除此之外又有一套州牧司職,還有就是一套假王百僚。

這幾套班底,意義也都各不相同,若從章制而言,最高的自然是假王僚屬,多以張氏親昵宗戶又或州主親信之眾所擔任。牧府官員則主要就是境域之中各豪門族人擔任,至於如今,這一系官員則是隱隱被排斥冷落。而張駿真正處理州務,主要還是仰仗一眾從事、參軍。

張耽同樣是張氏族人,聽到張駿的問話後便上前說道:“府下各司仍是諷議諸多,不能統合,言者多論隴邊多巨滑悍賊之眾,據之不足收益,凡有引禍之憂……”

張駿聽到這裏,便忍不住冷哼一聲:“州內難道就少巨滑奸惡?”

早數日前,他便由州府搬出,入住謙光殿,為的就是避開州府內的諸多紛爭。而這些紛爭,主要自然就是對於隴上的分歧。許多涼州豪門如宋氏、索氏等各家,主要傾向於放棄一部分隴上戰果,避免與西來的王師發生更加直接的沖突。

可是且不說隴上所得如何,單單這個提議本身便是張駿所不能忍受的。如今西征那一路王師,不過中州行台一偏旅罷了,因其上隴,便要自己退出,這不啻於直接向中州行台低頭,未來他又憑何威立涼土?

涼州雖然遠離核心戰禍所在,但這些年來局勢也始終不曾真正的平穩。主要的矛盾從早期的本土門戶與外來者的沖突,到如今又改頭換面變為建制與歸化的矛盾。

張駿的父親張寔在位時,張氏立足涼州未穩,仍須仰仗當地豪強的扶植,而關中、隴上又接連大亂,也是涼州外來者蜂擁而入的高峰期。張寔因可笑的理由而被部將弑殺,但說到底無非是因為這些外來的豪強不忿張寔優待本地豪強,苛待外來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