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至死不悟

建康城內的兵禍雖然持續時間不長,因此造成的殺傷也不多,但給整個城池所帶來的震撼卻是非常的大。

因為這是近年來首例發生在都城之內的兵變,這讓習慣了雖然上層暗潮湧動、但底層一直安定祥和的建康城民眾們大有無所適從之感。

尤其發生兵變的區域沈公坊一帶本就是建康城內人口頗為密集的所在,不乏人親眼見證這一場兵災的發生,以至於生出幻想破滅的幻滅感。

他們曾經幻想過且到此前一刻還認為,兵禍已經遠離江東,盛世將要來臨,他們的生活已經歸於安定,並且將一直維持安定下去。然而現實狠狠給了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認識到目下這種安定與繁榮是如此的脆弱,仿佛陽光下的七彩泡沫,難禁細風吹拂!

所以兵變發生之後,整個建康城上上下下都陷入了極大的惶恐,出逃民眾陡增,甚至有的整個坊區民眾都奔逃於外,而有的坊區坊墻則被木石等所有能夠堆砌起來的物品堆高加固,徹底斷絕了內外的聯系,以期能夠得以保全。

都內那些在位執權者反應較之小民好不了多少,隨著王允之突然發難、揮兵於內進攻沈公坊,早前那種相忍為國、大體平穩的假象一去不再。

雖然王允之所率兵眾不多,不過區區數百人,而且在造成混亂之後不久,隨著宿衛們緊急調防入都,其人見勢不妙便退走覆舟山,但這一行為,算是徹底打破了此前所達成的共識與默契。

大量時流已經意識到,像是此前那種妄想集結江東各方力量以抗衡梁公沈維周南來的願望算是徹底落空。因此許多此前尚活躍在時局內的台臣們或是尋個借口慌忙出都,或是深匿庭內閉門不出。

與此同時,另一種更加暴躁的聲音開始喧囂塵上,許多人開始叫囂著一定要嚴懲始作俑者的王允之,甚至褚翜、諸葛恢等人身居台輔之位卻令得局面敗壞至斯,同樣難辭其咎!

其背後深意已經呼之欲出,目下朝內在位者俱都昏聵無能之輩,想要讓時局再次歸於安穩,唯有梁公沈維周才能做到!

如果這還不是最亂的,那麽建平園裏皇太後的折騰才簡直令台輔們叫苦不叠。雖然此前被軟禁,但皇太後大多時間只是自怨自艾,雖然令人情難面對,但也不至於因此頭疼不已。

可是發生了王允之進攻沈公坊那一件事後,皇太後便徹底爆發出來,無論何人入見,俱都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不獨庾冰這個兄弟難免,何充這個妹婿,包括褚翜這個資歷最高的司徒也難幸免。

而且建平園中幾乎每日都有苑詔流傳,像召梁公沈維周入拱還算是比較靠譜的,另有比較過分的還有請老病不堪的溫嶠復出取代褚翜執政,樁樁種種,更有荒唐的則是傳詔天師道師君們開壇做法,要請天降神雷誅殺滿朝奸佞。

這些充滿戾氣、扭曲的苑詔,無論哪一條流傳出去都足以引起軒然大波,以至於台輔們每天都繃緊精神,密令嚴查建平園出入人等,絕不容許這種詔書流出一條。

如果說這些通過加強控制還能暫時應付,那麽皇太後下一條要求便十足的為難死人,那就是頑固要求移駕石頭城,絕不再留在建平園。

其實都中局勢已經如此危急,將皇帝和皇太後轉移到精兵駐守的石頭城,在安全方面肯定更加靠譜得多。可問題是,庾家兄弟不答應,或者說,在這種關鍵時刻,褚翜絕不可能將石頭城這一重要據點拱手讓給庾家兄弟。

要知道軟禁皇帝並皇太後的,可一直都是庾家兄弟在負責。他們的生死榮辱已經與這兩人的歸屬捆綁在了一起,假使皇帝和皇太後落在旁人之手,他們此前這種行為,足以令庾家坐實亂臣賊子的罪名。

所以,庾家兄弟不肯放棄皇帝和皇太後,而褚翜又不肯讓出石頭城,雙方關系急劇惡化。至於皇太後那裏,則又是不肯讓步,卻不讓皇帝再置於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兵禍的建康城內,已經開始了絕食抗議。

覆舟山上同樣不得安穩,因為諸葛恢被鄉情拖在了瑯琊郡境之外,所以負責主持局面的主要是他的三個兒子。長子諸葛甝基本上已經被閑置不用,三子諸葛衡則負責在通苑保護淮南王,須臾不離,所以覆舟山的防務主要依靠次子諸葛虪。

諸葛虪這個人說實話也沒有什麽顯才,但勝在一點那就是較之大兄諸葛甝要安分一些,對於父命嚴守不悖。但在如此紛亂的局勢中,單只如此顯然是不夠的。

此前王允之雖然被監禁,但部曲卻還未被解散,趁著諸葛甝入營探望之際劫持其人,然後便率領僅存的數百部曲直接向外沖殺。諸葛虪雖然受命監押,但卻不敢強殺其人,竟被王允之直接率眾沖出覆舟山軍營,繼而便發生了後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