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0章 宗王持節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思路難免受阻,反應也變得相對遲鈍。

王導自然也不例外,往年因有內外諸多軍政事務操勞尚還不覺得如何,可是近年來閑居而無任事,這感覺便越來越明顯。

比如這一次在拿到江北信報之後,他能夠意識到淮南軍今次大勝又能給江東時局帶來一定的沖擊,首先想到的便是派遣子弟歸鄉,給瑯琊王氏布置一個退路所在。

可是對於沈維周的思路用意,以及稍後江東或會出現的變數,王導卻是在聽完王允之的講述後,才漸漸形成一個相對準確具體的理解。

但這並不意味著王導便完全的老邁昏聵,有了王允之所言給予的啟發,他也很快便將局面咂摸通透,所思所感較之王允之還要更全面得多。畢竟雖然王允之正當盛年,銳意烈氣不失,但畢竟欠缺了幾分身臨高位的閱歷,即便有所思謀也難達全面。

譬如王允之所言沈維周將要進望河洛、圖謀荊鎮,這一點王導也認為是有此可能,但這絕不是沈維周的全部目的,最起碼目下而言,放棄河北、進望河洛更多的還是對江東局面的一種震懾。

世上聰明人,絕對不止二三,雖然王導也覺得王允之乃是他家如今後進中最富才具者。但老實說,跟沈維周比起來,王導仍然覺得王允之要稍遜一籌。或許天資相當,但王允之卻欠缺了那種向上突進直至身臨高位的經歷。

往年王導覺得,若是他的長子王長豫不死,該是與沈維周論道之人。可如今的事實是,就連他自己眼下都被提出局外,沒有了論道的資格。就連王允之都能看到這一個動亂契機,想要因此給家族積攢復起的力量,難道沈維周就洞見不到?

所以王導認為,沈維周應該不只意識到這一隱患,自河北退出進取河洛,本身就是在應對這一變數。

收復故土,能夠讓南北人家引發關於是否歸鄉的大爭論,那麽收復故都呢?

如果沈維周用意在此,那麽王導也不得不承認,沈維周格局手段不獨已經遠遠超過同儕,更是已經超過一幹在朝台輔。面對一個大問題的時候,不是姑息,不是迎面碰撞,而是用一個更大的問題去壓制。其人手段已經高到去引導國運國勢,而其他人卻還執著於門戶得失。

更重要的一點則在於,當權鬥已經不足以解決矛盾時,隨著矛盾繼續加劇,最終必會演變成以武破局的局面。如果連最後的一點體面都不再維持……

沉吟許久之後,王導才退回案前,提筆寫信。這一刻,他心內充滿了對沈充的羨慕,最起碼一點,其人完全不需要再為子輩勞心安危與前途。

信寫到半途,突然門生來告言是中書令褚翜與侍中諸葛恢聯袂來見。王導得訊後不免愣了一愣,而後便吩咐家人布置廳室,他則親自外出迎接。

王導賦閑之後,府上往來者已經不多,除了一些關系密切的親故之外,似褚翜、諸葛恢這樣的重臣已經很少登門。所以當兩人聯袂入府後,整個王氏大宅中家人前後奔走,擔心失禮於人而頗為殷勤,但看起來總有幾分慌亂無序。

褚翜與諸葛恢看到這一幕,心內都頗生感慨,不免想起往年他們登門拜訪時那種情景。那時瑯琊王氏一家獨大,同輩兄弟們內則台輔公卿,外則掌兵方伯,哪怕賓客盈門,也能有條不紊的接待,整個家族從主人到仆役,俱都洋溢著一股充滿自信的味道。

可是眼下,哪怕王導還在世,往年那種第一高門的氣質已經不再,甚至就連家人們身上都透出一股大樹將倒的不安和局促。

眼見王導大步行來,褚翜等兩人也不敢怠慢,吩咐隨行門生屬官在側廳等候,這兩人也匆匆行上,遠遠便對王導拱手道:“俗客登門,還望無擾太宰家居雅趣。”

王導相貌較之幾年前已經老邁許多,不過褚翜等兩人雖然平時少見,但每當重大慶典禮祭場合,也都能夠見上一面。

“兩位台公如此謙禮,反倒讓我這閑叟內生不安啊!”

王導哈哈一笑,擡手托起兩人,繼而反手拉著他們的胳膊往廳室行去。他眼下雖然已經不在位,但典午朝中第一人的那種氣度和威望也並未削弱多少,尤其從容於時局之外,更不需要在這兩名台輔面前有什麽約束姿態。

待到廳室內彼此落座,王導便笑語道:“兩位台公今次來見,應該也是為王師再捷之事吧?”

那兩人此時尚在低頭思忖該要如何打開話題,聽到王導直接道破,索性也就不再虛辭,因此諸葛恢便先說道:“是啊,沒想到,實在是沒想到。年初皇帝陛下大婚,當時郗公並駙馬俱都入朝,當時談起邊事,已經論及將要合出清剿豫北、淮北等鄉野亂眾。沒想到,王師今次兵出,竟然又是捷報連傳,乃至於直入河北鄴城。只此一功,便遠勝祖鎮西當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