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7章 魏王石堪

鄴城作為河北大邑,歷史可謂悠久,古時西門豹治鄴,而到了漢末諸侯混戰,袁紹、曹操先後居此,尤其曹魏奪漢之後,三台更是成為政權中心的代指。

就連石趙先主石勒,也有將鄴城作為都城的打算,在世的時候便從曹魏故址大修鄴城,使得鄴城獲得完全不遜於襄國的地位和重要性,俱都成為石趙政權核心。

鄴城地處漳水近畔,河北平原的中心,沃土廣袤,四野平川,乃是一處絕佳的休養生息之地。石趙威震華夏、一統江北的時候,趙主石勒也多遷民眾內附,分布在襄國、鄴城這兩都之間,繁華遠勝於河南,甚至就連偏安江左的殘晉朝廷都遠遠不及。

隨著石趙內亂,更北面的襄國地區幾乎無一日不戰,所以大量的民眾向南面逃亡。如今在河北,人煙最為稠密的便是鄴城所在的魏郡以及周圍陽平、廣平、汲郡等地。而這些地域,恰恰正是魏王石堪所統治的範圍。

隨著趙主石勒的崛起,羯國中也崛起一大批的傳奇人物,名聲為南北所知,比如最初便跟隨石勒起事的夔安、支雄、桃豹等胡將,還有右侯張賓、程遐等寒士。

石堪在這當中,只能算是小字輩,但這無損其傳奇,而且隨著石趙老人們泰半凋零失勢,石堪甚至成為如今石趙內部公認可與中山王石虎匹敵的人選。

本為乞活軍余孽,後被趙主石勒收養為假子,轉戰南北、屢立功勛,獲封王爵,督師淮北將殘晉壓制得龜縮於淮水之南不敢北望,更在趙主石勒老病垂危之際被引回朝中作為制衡中山王石虎的人選。

雖然由於石勒猝然離世,國舅程遐把持少君將之排擠在朝局之外。但石堪卻並未就此消沉,而是廣為將士擁戴,牢牢占據鄴地,成為如今河北實力最強的一方。

這樣的人物,在時人想象中那應該是一個俾睨天下、偉岸強勢的英雄。但其實不然,石堪本身體態並不強壯,望去不過中人之姿,年近五旬,須發已經變得灰敗,額上、眼角已經是皺紋密布,如果忽略其身份權位,更像是一個勞作鄉間、沉默隱忍的老農。

而石堪的性格,也一如他平平無奇的外表,並不是那種鋒芒畢露的強勢之人,從事於趙主石勒的時候,也不愛發議論,沒有什麽鮮明主張,但凡有所遣,必勤懇任事,努力完成。這樣恭順且能力不弱的臣子,自然倍受石勒這樣的英主信賴。

隨著石勒身死,程遐弄權,國中廣傳程遐乃是弑君之賊,這更成為石虎討伐程遐最重要的理由。其實此前麾下也有人勸石堪豎起這個旗號以討伐程遐,學前趙之主劉曜故事。

石堪最開始也的確是這麽做了,但是察覺到襄國並非不堪一擊,兼之石虎又洶湧反攻襄國之後,他便不打算再攙和這一汪渾水,接受了程遐給予的魏王封號,繼而便引眾返回了鄴城。

究其原因,還是與性格有關,石堪本身並無太強大的野心,並沒有那種敢為人先、稱雄天下的強烈念頭,這也是趙主石勒信賴他的最大原因。

所以盡管襄國那裏打得熱火朝天,幾乎無一日不戰,但石堪卻能按捺住不做表態,安心過著自己的割據日子。甚至就連此前劉太後聯絡他想要迎他進入襄國輔政以取代程遐,石堪都懶於回應,致使劉太後為程遐所鴆殺。

在對南的態度上,石堪也沒有太過熱切,在過去這幾年的時間裏,江東軍事雖然強勢,但還無法威脅到黃河沿岸。但石堪也並沒有熱切的向南經營,只是與他的舊部劉徵並陳光那些軍頭保持著聯絡。

包括石堪的這些部將們,隨著對石堪這種性格的了解,也漸漸沒有了什麽敬畏之心,甚至不乏人敢於面爭當前,一如眼下這個場景。

碩大的殿堂裏,石堪高坐於上,下方則有數人列席,其中有兩人互相怒視,頗有劍拔弩張的模樣,似乎一言不合,便要拔刀相向。

這兩人並不是什麽生死大仇,都為石堪麾下部將,其中一個名為遊垠,乃是廣平豪族遊氏族人,另一個名為郭時,原石趙荊州刺史郭敬的從子。

至於他們爭執的緣由也很簡單,遊垠所部駐於漳水上遊,其部下飲馬放汗之際,有十幾匹戰馬脫離了馬群,跑到了下遊郭時所部營地中而被郭時的部眾截留。遊垠派人索要無果,結果雙方部眾便在漳水附近打鬥起來,死傷近百人。

類似的小摩擦糾紛,在鄴城附近屢有發生,原本也只是尋常。但要命就要命在今次參與的雙方都不是什麽弱類,原本不過十幾匹馬的得失,越鬧越大,最後發展成為雙方各擁上前的部眾對峙於漳水,眼見就要爆發大戰。

石堪在得信之後,心內也是嚇了不輕。

最近襄國的戰事越演越烈,石虎麾下兵力畢集,甚至引入一部分鮮卑助力,似要在短期之內徹底解決掉程遐。而程遐近來也是頻頻告急於石堪,希望他能出兵相救,甚至不惜兵權盡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