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苦難行軍(五)(第3/4頁)

伯顏大帥有見識有能力,只是周圍沒什麽文化人,特別是懂得歷史的文化人。所以被一些武斷的說法所影響,現在聽了楊從容的話,他只覺得自己竟然完全信服,沒辦法去否定。這對於他來講並不是常見的事情。大帥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羅馬人比那些蠻人更能幹?那又怎麽會被蠻人滅掉。”

“羅馬人曾經精通建設,也精通武藝。等他們被滅掉的時候,也許還精通建設,卻再也不精通武藝。也許那時候的羅馬人連建設都未必精通。他們自己衰敗,卻不等於他們的前輩就沒有能耐。”說這話的時候楊從容心裏面生出些自豪,大宋也如羅馬,飽受蠻族欺淩。但是天意不決,趙官家在滅亡之際支撐起國家,於是一切都全然不同。所以楊從容就是忍不住要替羅馬辯解幾句。

“既然你們這麽講,我給你們一個地圖,你們就按照你們所講的給我設計一個圖出來。需要什麽,就直說。”伯顏大帥不想和宋人辯論,他一直認為這種空對空的辯論並無意義。說再多,也都是為了解決問題。這些宋人既然這麽自信,就讓他們設計出一個非常好的莊園來證明自己吧。伯顏大帥也需要這樣的設計。

就在大宋幾名‘防疫專家’開始操起筆,設計莊園之時。那些得以離開的大宋同伴終於趕回了君士坦丁堡。看到熟悉的港口,不少人突然間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在九死一生之後,他們感受到了安全是多麽的可貴。

這些人中的使館人員趕緊回到使館,卻得知大使不在,他帶著人員去給東羅馬皇帝的莊園實地勘察去了。這些人趕緊派人給大使送信,大使接到的時候正在君士坦丁堡幾十裏外的鄉下,羅馬皇帝在這裏有一處莊園。

根據測量之後,給莊園確定一條排水暗溝。暗溝的作用就是把各種生活用汙水給排到莊園之外,保持莊園的衛生情況。大使本以為東羅馬皇帝不在君士坦丁堡裏面大量放置捕蠅器,是不信這個。結果他在莊園裏面看到了捕蠅器,裏面也抓到了許多蒼蠅。這下大使才明白,原來皇帝陛下並不想在城裏花錢搞衛生。

正在心中比較大宋皇帝與東羅馬皇帝,大使就接到了消息,原本以為早就已經乘坐船只的使者團竟然九死一生的回來了。這下大使也坐不住了,勉強在這裏又待了半天,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人趕回君士坦丁堡。

聽完了逃回來的人員聲淚俱下的描述,大使心中並沒有因為他的預言正確而歡喜。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正在逼近。如果埃及已經開始流行那麽厲害的瘟疫,君士坦丁堡這樣的城市大概沒機會避開。此時最好的辦法大概就只剩下跑路。但是往哪裏跑呢。若是沒能和大宋本土聯絡好,貿然經過蒙古的地盤並不明智。可瘟疫並不會等著,難倒真的要繞南瞻部洲一大圈不成?

大使心中盤算著各種念頭,一時竟然無話可說。他並不知道此時趙官家已經從禮部得知了與東羅馬交通完全中斷的消息。

趙嘉仁和熊裳都眉頭皺起。兩人並不想讓在東羅馬的那些人們自生自滅,那千余人中的確有些是倭國的雇傭人員,不過也有很多人乃是大宋很看重的人才。而且趙嘉仁已經有了撤出歐洲的想法,就根本不能接受這些人在當地等死。

“官家,我們是不是只能依靠蒙古人了?可我們最近在靈夏與四川殺了好些蒙古人。忽必烈知道了這些消息,還會答應咱們的要求麽?”

326年年初,趙嘉仁就明確表示,今年要收復靈夏以及四川那些被占領的土地。有了22式步槍,戰鬥已經呈現一面倒的態勢。大宋對於這些地區的非漢人還是傳統手段,雖然比蒙古人文明的多,但是蒙古人也從來沒有要與大宋比誰更文明。他們對於血仇有強烈的報復態度。

“這條海路肯定是走不通了!”趙嘉仁的手指在西奈半島上無奈的敲擊著。若是這裏有敵人的千軍萬馬,趙嘉仁都不會這麽無奈。有一萬宋軍出戰,便是十萬蒙古騎兵或者馬木留克軍隊又能如何。但是敵人是鼠疫的時候,趙嘉仁就沒辦法了。鼠疫疫苗的質量很糟糕,人體即便接種,一年內就定然無效。這在21世紀也是醫學界的一個問題。趙嘉仁學過怎麽治療鼠疫,所以知道以現在的制藥學水平,根本沒辦法治療。

“走南瞻部洲麽?”熊裳發現貌似只有這麽一條道路。

“不!”趙嘉仁搖搖頭,“看來只能靠大三角航線了。”

熊裳愣住了,他沒聽說過大三角航線。但是能讓趙嘉仁說出這個名詞,想來定然有不一般的地方。

16世紀開始的大三角貿易又叫做“黑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種植園產品以及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於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歷時3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