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求和與求戰(二)(第2/4頁)

“也不是要熊尚書說服官家。只是覺得熊尚書可否與官家說說,大宋休戰也是好事。”孫青講述著他的想法。

“我沒這個膽量說這等話。”熊裳直接把話說死。

孫青被這話弄的不願再吭聲。旁邊一起來的侍郎就笑道:“熊尚書能做到這尚書的位置上,怎麽可能沒有這樣的骨氣。”

熊裳心中大怒,說到這個程度上,那就是公開表示熊裳可以去為了別人的利益去死,這樣的貨色竟然是侍郎,簡直是豈有此理。所以熊裳怒道:“我當尚書是忠於朝廷,忠於大宋,忠於官家。只知道和官家面前耍橫算是什麽?欺負官家宅心仁厚?”

被熊裳這麽一番懟,那位侍郎臉色也尷尬起來,他連忙解釋道:“熊尚書誤會了。我絕無此意。”

熊裳趁機把自己的立場講清楚,“你有什麽意思我不在乎,今天我把話撂在這裏。我熊裳只忠於官家,官家要收復漢家河山的政策一點沒錯。既然沒錯,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要官家與蒙古議和。”

酒席立刻就顯得尷尬起來。熊裳也沒廢話,找了個由頭起身就走。其他人卻也沒有強留熊裳的意思,就任由熊裳告辭了。

出門上了馬車,熊裳心裏面不痛快。但是沒多久,他就希望趙官家能夠知道自己的忠誠。根據到現在的局面,趙官家對於忠臣非常優待。譬如劉猛忠於官家,忠於王事,為官清廉。趙官家就給了要致仕的劉猛家采珍珠的買賣,這轉眼之間劉家就開始賺錢。如果趙官家能夠如此報答熊裳的忠誠,熊家也一定能夠成為大宋數得著的富裕家族。熊裳也覺得自己不愧身為家族族長。

熊尚書選擇了自己的立場,留下繼續吃飯的這些人也有他們的立場。侍郎等熊裳走後才忍不住低聲罵道:“熊裳真的是小人得志!除了諂媚官家,他還會做啥?”

這樣的批評並沒有人特別的附和,就連孫青心裏面也覺得侍郎的話說的過了。以前的大宋,大臣們抨擊官家昏庸,指責官家胡作非為,都是家常便飯。趙嘉仁趙官家卻不是一樣的大宋官家,大部分大臣都知道趙官家是真正的明君。

孫青對此格外有感覺,大宋的財政狀況一直很糟糕。依照以前的交鈔發行經驗,現在大宋每年多投放一億貫交鈔的發行速度一定會讓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現實中並沒出現當年賈似道執政時期的混亂情況,反倒是物價降低,人民富裕。很多人都建議孫青能夠向趙官家提議和蒙古議和。

趙官家也曾經簽署過《滑縣和議》,與蒙古和平相處了幾年。現在若是能夠保持和平,大宋豈不是會更加國泰民安。既然熊裳不肯提議停戰,這些人就開始尋找新的對象。孫青雖然支持停戰,卻不願意當出頭鳥。熊裳害怕失去趙官家的寵信,孫青也害怕。

商量了一陣,這幫人也想不出有什麽人能夠利用。最後這幫人想到了趙官家非常欣賞的文天祥。在宋理宗的時候,文天祥就率直的抨擊宋理宗。當年有這膽量的人現在應該還有這樣的骨氣。如果文天祥還能夠出來表態,大家就覺得可以支持一下這位人物。

孫青只是眾多希望和平的人士之一。參加串聯的人中就有李庭芝,李庭芝此時還前去拜見了以前的老上司賈似道。當年李庭芝是得到了賈似道的賞識,得以快速升官。現在李庭芝致仕好幾年,賈似道也從流放地返回。兩人見面都很有些唏噓的感覺。

聽了李庭芝那番希望能夠與蒙古議和的說法,賈似道微微點頭,他頗為感慨地說道:“官家年輕的時候就性子急躁,我對此印象深刻。”

李庭芝連連點頭。他對於趙嘉仁好感非常有限,現在有人肯這樣批評趙嘉仁,李庭芝覺得很開心。然後李庭芝就聽賈似道繼續講,“只是蒙古已經西遷,距離大宋幾萬裏。我們趁此機會奪回被奪走的土地又有什麽不對?”

“咳咳!”李庭芝差點被賈似道的話給嗆到,咳嗽兩聲順過氣,李庭芝才說道:“賈公,現在蒙古前來求和,想來是真心。我們此時就該要求蒙古歸還以前從大宋奪走的土地。其實現在看也就是四川那邊的土地而已。”

“那要是蒙古不肯歸還呢?”賈似道問。他早些年就看明白李庭芝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蒙古人若是想當然,就不會有今天的威勢。

“蒙古人不肯歸還,還是擔心我大宋不會真的議和。若是蒙古歸還大宋故地之後真的能議和,他們想來不會因為那點土地和大宋交戰。”李庭芝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四川那邊是大宋故地。西夏占據了靈夏之地,那裏是不是我大宋故地?”論起知識,賈似道的水平遠在李庭芝之上。

“這……”李庭芝被賈似道的話給堵的沒辦法。趙嘉仁的確收復了許多故地,但是現階段還有許多北宋故地依舊在蒙古人手中。若是說大宋故地,也沒毛病。所以李庭芝直接問道:“賈公是反對和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