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為何要戰(第3/3頁)

“諸位,我們要雇人修建船廠與工廠,各個村的父老鄉親們都可以自己組建隊伍。”負責此事的司馬考講述著需要。

在華亭縣已經修建了造船廠,專門生產供應給長江上作戰的船只。這項工程建設期間雇傭了不農閑的百姓前來勞動,聽聞要擴大生產,楊鐵心與郭嘯天自然高興起來。他們兩人都是華亭縣牛家村人,喜歡練武,在當地有些名聲。喜歡練武的人都不怎麽喜歡耕地,組織村民們去工地幹活掙錢很對兩人的胃口。此次有了新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想放過。

“另外馬上就要春耕了,耕地需要牛,我們趙官人覺得要把在各村把大牲口組織起來使用,還請諸位回村之後請那些願意來養牛和耕地的百姓們前來加入。”

這個要求讓楊鐵心與郭嘯天有些迷瞪,他兩人家裏也有大牲口,所以不理解什麽叫做組織起來使用。再聽解釋,原來是將牛集中起來一起耕地,沒有牛的那些人家給提供些補助。

聽了這個之後,楊鐵心與郭嘯天覺得挺合理的。不過兩人卻沒有當出頭鳥,別人不說話,他們也不說話。然後會場就陷入了一陣令司馬考感覺到難堪的沉默當中。很明顯,與之前的組織勞力參加到修建工廠的項目一比,這個充分利用大牲口的行動遭到了普遍的反對。

趙嘉信看到司馬考臉色越來越難看,他連忙插話進來,“此事可以慢慢議論,另外的事情就是推廣良種。而且我們要建立學校,專門教給大家如何培育好種子。”

華亭縣的百姓中很多人都知道趙嘉信這邊提供的大豆產量高,種植的人沒有不交口稱贊的。現在這位趙官人竟然要教徒弟,會場裏面頃刻就熱鬧起來。大家紛紛詢問該怎麽拜師,到底教授什麽,學費多少。

看著這些精明務實的農民,司馬考只能搖頭嘆氣。這些人可太難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