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交易(4)(第2/2頁)

說起來,一直在法國休整補充的第7裝甲師在進行新師長任命之前,曾有很多人中將甚至上將爭奪這支聲名顯赫部隊的長官職務,但最後在霍夫曼的一錘定音之下,居然是資歷最淺,公認為最不可能的曼陀菲爾上校晉升一級後獲得了這個職務的任用,曼陀菲爾帶著被幸福的蘋果砸中腦袋的暈眩感,歡歡喜喜地上任。

按老規矩他是要去隆美爾賬下聽令的,但這樣一來,他就被調撥到了古德裏安手下,之前擬定的作戰計劃與分析也只能作廢,但他毫不氣餒——因為明顯古德裏安面臨的敵人更多也更棘手,他希望能打幾個出彩的戰役,一方面不要墮了“鬼師”的名頭,另一方面也向各方面證明自己。

面對前線缺兵少將的困難,霍夫曼對此也不能無動於衷,在與蔡茨勒、凱特爾經過商量後決心再次進行兵力調整:鑒於利比亞戰事已結束,英國俘虜也在持續押往意大利途中,托蔔魯克方向留守的164步兵師可解放出來,除留下一個步兵團繼續看守要塞並監管剩余俘虜外,讓已在埃及恢復建制的2個意大利師去利比亞蹲點——反正無論古德裏安和隆美爾都不待見這些意大利人,讓164師駐防亞歷山大港,第20摩托化步兵師駐防開羅,然後再從法國調集正在增補的黨衛軍帝國師赴非洲支援,要求1月底之前趕到,同時讓空軍再從國內調集1個戰鬥機聯隊,1個轟炸機聯隊和2個運輸機聯隊赴中東聽令。

不是霍夫曼不想調集更多的兵力,實在是中東地區戰線拉得過長,物資、補給、裝備等補充起來非常麻煩,迫使他只能投入第三帝國最負有盛名的部隊,以期待這些部隊能發揮最大效果。但這樣一來,原本率先打算按照1943型改造的帝國師又泡湯了,相關改編任務再度推遲,有關裝備先用於其他裝甲師的改編與增補。

收到凱塞林有關伊拉克條件的知會消息後,霍夫曼足足思考了3個小時,最後他做出決定:既然沙特如此不識擡舉且又占據了如此重要的位置——這世界上只有他明白沙特土地下面意味著什麽,對此,他只能報以雷霆之怒,占領、肢解這個國家。這無關對錯,只有利益,現在德國也確實需要在中東地區立威,這個目標就相中了沙特。

“回復:前電已悉,沙特現政權可定義為偏英美國家,必須予以摧毀。同意伊拉克提議,將在波斯戰事結束後對此事進行了結,現在可命伊拉克軍隊越界挑釁,制造事端,同時,接洽沙特內部勢力,準備政治變革。”

發完電報後,他呆呆地看著地圖,想得有些癡了:這麽多油田,該下手哪一塊好呢?他要好好想想。

凱塞林收到電報後意味深長地笑了,沒有摩擦與沖突,德軍怎麽有借口介入呢?

拉希德爽快地簽署了協議,在他看來,伊拉克部隊未必打得過沙特部隊,但德國人就在旁邊,我動手的話,你沙特是還擊呢還是忍呢?

就在沙特、伊拉克、波斯的大棋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推動時,由於中東局勢的巨變,有關土耳其立場問題,再一次成為這個國家輿論和政界關注的焦點,相關推斷、論述與小道消息滿天飛,參戰與不參戰、同盟與軸心的話題被反復拿上台面討論,就在這種氣氛中,德國與美國的使節代表,幾乎是帶著不同的使命,一前一後地來到了伊斯坦布爾。

而德國因為近水樓台的緣故,去的高級代表有兩人,一位是凱特爾元帥,一位是外交部長裏賓特洛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