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想看笑話的凱特爾(第2/2頁)

他也能理解這4家公司的傲慢,正因為希特勒對新式坦克的性能與戰鬥力過於狂熱、偏執的愛好,導致了這些公司在車輛設計中拼命堆砌性能,對生產性、易維護性等方面則采取了完全忽視的態度,他是不會讓這種錯誤重演的。

霍夫曼對虎式整體的設計思路持肯定態度:由於負擔支援中型坦克(這個角色已預定給了豹式)的戰鬥任務,虎式的火力和防護能力應當加強,不但應當采用最強的坦克火炮和火控設備,在防護能力上也應該采取較強厚度的防護裝甲,至於因為強火力和強防護導致了較低的機動性則可以接受,畢竟坦克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三個要素之間沒法全部做到頂尖,需要進行充分平衡。

但現有設計卻選了一條最糟糕的思路,為了提高車內空間並保證大備彈量,設計師簡單地采用了加大車體長度、寬度和高度三圍的辦法,同時為兼顧提高機動能力,還采用了復雜的行駛系統(戰鬥履帶和運輸履帶)和懸掛系統(8對三重交錯重疊負重輪),大大增加了坦克重量,使它們嚴重超重。武器局下達給各家公司的設計指標先從VK3001的30噸級上升到了VK3601時的36噸,後來又上升到了VK4501中的45噸,最後生產出來的虎式原型車全重超過了56噸。超重不但惡化了虎式坦克的機動能力和戰場通行能力,也增加了行駛系統、懸掛系統、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負擔,導致嚴重的機械故障和戰鬥出勤率低下的問題。

同一輛坦克,運輸時候是一種履帶,上了戰場又是另一種規格的履帶,甚至於還要拆除最外面一層的負重輪才能實現戰場轉運(虎式一共有8對三重負重輪,全部輪子加起來48個)這樣奇葩的事情也就是第三帝國能搗鼓出來,作為穿越人士,霍夫曼對此深惡痛絕。當然,他知道事情的原委,設計師們固然有責任,但絕大多數責任都要算在希特勒頭上,可眼下他是不打算繼續背黑鍋了。

眼看元首站起來準備發言,其他所有討論的聲音一下子夏然而止,人人都豎起耳朵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