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正石山之亂(上)(第2/2頁)

他們夫妻兩個,一僧一尼,帶著尚未成年的幼兒,來到次子居住的京都興正寺,打算在此隱居,安享天年。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方便與朝廷及幕府取得聯系,對無所產出的女兒做出無形支援。

平手義光為了表達重視,親自向朝廷申請,幫嶽父拿到了代表出家人最高階級的“法印大僧正”尊號,大體相當於正三位官員的地步。又下令允許一向宗在山科地區,重建因“天文法華之亂”而損毀的山科本願寺,並撥出象征性的錢糧和人手來協助這個工程。

行動勝於言語,本以為如此便充分展示對於發妻的重視。讓內外人等不敢再因為無子之事有所非議。

卻沒想到,引發了爭端。

本願寺顯如、如春尼固然樂於見到山科寺院的再次建設,但剛剛繼位的本願寺教如卻表達了嚴重的不滿。

“自蓮如上人中興以來,本宗正統,原在山科,此事世人皆知。困於天文法華之亂,方才遷至石山,而今堪稱青出於藍,氣象更勝往昔。倘若重修舊址,則山科、石山究竟何者為先,未免難以抉擇,坊官、門徒恐怕要陷入困惑。”

話是這麽說的。

言下之意,就是擔心一向宗將來會被分化瓦解了。可能他從某些渠道,聽說了《寺社諸法度》的事,因而格外有戒心。

傳到顯如和如春尼老兩口耳朵裏,他們倒覺得有理,感到之前確實考慮不周。

平手義光則是以默然應對。

紗織少夫人卻是勃然大怒了,對父母抱怨道:“長兄身為佛門中人,權欲未免過於深重了吧!我家夫君是出於好心,才允許在山科延續香火,長兄卻以為是在暗中削弱他的力量嗎?幕府富有四海,擁兵十萬,良將無數,倘若想要對付他,何須用此等婉轉隱晦的方式呢!”

多年以來,本願寺顯如和如春尼這對僧尼夫婦,堪稱是精明果決,能謀善斷的統治者。但如今夾在兒子和女兒之間反倒不知所措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不外如是。

中途也有人試圖調解,但本願寺教如態度堅決,甚至同下間賴廉、願證寺顯忍等人聯名簽署了“誓書”,達成“無論如何宗派內一定繼續以石山為尊”的承諾。

為此紗織悶悶不樂乃至生出疾病,平手義光護妻心切,不顧面子退了半步,撤回重建山科本願寺的命令。

此事方才休止。

但各方埋下的怨憤之意卻是深深沉澱了。

……

這段時間,幕府將軍平手汎秀卻是被內部的弊案牽扯住精力,沒工夫過問石山本願寺之事。

事情的起因是,“大普請”的負責人之一木下秀長,某日忽然遭到匿名信的舉報,涉入嚴重的貪墨案件當中。

將軍命令長束正家、增田長盛查賬、中村一氏、山內一豐配合監督,得出的結論是“雖不能破除貪墨之嫌,但涉及數目低微,並無必要過分關注”。

但事後石田三成不知道從哪拿到了案件的資料,對上述四人的計算結構和判斷做出了質疑,並公開提交了意見。

結果當著平手汎秀的面,拆出三萬貫左右的賬目出入。

然後山內一豐忽然站出來,表示他之前是受了壓力才不敢聲張,並道出了自己所找到的兩個秘密地點。

在那兩個地點,搜查到木下秀長偷偷積攢下來,以他人名義存放的大量金銀、票據、銅錢和文物、藝術品,估計總價值在十五萬貫以上,明顯高出他的正常購買能力。

至此弊案徹底爆發,紙再也包不住火。

雖然存在“此人謀取私利的同時工程質量優於平均水平是雙贏”這樣的說法,但無規矩不成方圓,總要賞罰分明才行。

木下秀長認罪,僅保留一千石知行作為家祿,判處終身幽禁。長束正家涉嫌包庇,罰俸一半,撤職返鄉閉門三年。中村一氏、增田長盛疏忽大意,非為主謀,削去勛祿,降職調崗,在家反省六個月。山內一豐、石田三成破獲案件有功,受到知行封賞,並加以提拔重用。

出了這等大事,後勤官之中,資歷最深地位最高的伊奈忠次難辭其咎,自稱愧疚深重,請求辭職,到寺院裏剃發修行。

幕府格局因此發生動蕩,剩下上層幹部裏面,本多正信不太管事,細川藤孝資歷不足,前田玄以作為出家人不方便……站出來這一系列賞罰的,只剩敢於任事的小西行長,其地位權力不免大大加強了。

等平手汎秀抽出身來,又漸有退隱之意,懶得親自去詢問本願寺之事,而是委托給年寄眾。

小西行長、前田玄以、山內一豐三人前去,最終也沒有個辦法,不了了之。還傳出小西行長自作主張兩面欺瞞引得平手義光不快的傳聞,也不知道真假如何。

總而言之,由於本願寺教如這個強勢親家的存在,平手汎秀規劃的,用於規定和尚言行的《寺社諸法度》完全是沒法推行的,甚至壓根就沒公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