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被顧全的大局(第2/2頁)

於是在整個過程中,平手汎秀受到的關注比足利義昭和佐佐成政都要低得多。他執意站在老友一邊,斷章取義罔顧事實,也受到了不少來自佛門的敵視,然而也有很多織田家的舊人,認為這種幫親不幫理的護短行為非常值得提倡。

出生尾張農家的孤兒,被過繼給死於桶狹間合戰的毛利良勝為嗣,現名毛利良通的平手家親衛眾隊目,就在京都酒館大張旗鼓地說:“現在咱們織田家日子確實不如以前好過了,但也不意味著就必須縮著脖子做人了!只要是像佐佐大人那樣為公義而得罪人的,刑部大人一定不會不管!”

恰好,織田信忠遠在清州城過冬,沒能及時摻和進來。而且他得知此事之後,也有些猶豫,沒有第一時間為佐佐成政背書。

柴田勝家處在人生低谷,有心無力。北伊勢的瀧川一益,自以為聰明的獨善其身不發表任何看法。竹中重治倒是想表態,但他無法真正被視作“自己人”。

兩個影響力較高的一門眾,織田長益沒怎麽猶豫就緊隨大舅哥步伐而動了(他正室夫人是平手家的女兒)。津田信澄則是更親近蟄居京都的柴田,對平手表露出莫名的疏離和戒備,這兩人似乎都沒有很強烈的幫助織田信忠穩住局勢的想法。

削弱了後方隱患,又賺到影響力,可謂一石二鳥。

不過平手汎秀更希望看到的,是借此觀察幕府應對危機的反應。

公卿、佛門與文化人產生的沖突,投射到二條禦所內部,令人漸漸看清其間派系鬥爭的本質。

通過觀察之後,平手汎秀有一種隱晦的感覺——

廣大在風雨飄搖中不離不棄的幕臣們,效忠的並非是義昭本人,而是幕府,是足利家,是傳統價值觀的聚合體,抑或是受到上代將軍的人格魅力所感召。

否則一個懵懵懂懂不知世事的和尚,憑什麽得到那麽多人的拼死相救?

而次子出身,自幼出家的足利義昭,自身也有著權欲和野望,為了一己之私,偶爾會將傳統價值觀的優先度往後排一點。

昔日信長一手遮天,兩派需要抱團取暖。

而今畿內勢力林立,幕府權威頗有回復之勢,矛盾就開始展示出來。

尤其是義昭將上代公方足利義輝的遺腹子扔到越前去,過繼給朝倉家之後。

也許老派的幕臣們是希望年三十余而無子的義昭,將上代的遺腹子立為嗣子,而義昭卻自以為春秋正盛,堅決不接受這個安排。

然後,甲斐的武田信玄,把那個丟到朝倉家的遺腹子稱作是“越前公方”,並且打著“擁立越前公方為正朔”的旗號揮兵上洛……

如此一來,那些老派幕臣的心裏,會不會出現一些詭異的轉變呢?

尤其是這次足利義昭在“延歷寺事件”中展示出實用主義態度,將傳統價值觀棄如敝帚之後……

因此,在最近的所見所聞裏,與將軍大人一條心的,好像只有一向追究實用主義的伊勢貞興,還有不知道怎麽被說服拉攏的三淵藤英,再往下就是明智光秀、木下秀吉、柴田勝家這些能力超凡,但身份尷尬的編外人員了。

而一色藤長、大館晴忠、真木島昭光……等等很多人的態度十分微妙。

這種情況下,又不得不聯想起被足利義昭看得緊緊的織田信長,也不知道現在他老人家身體究竟如何了……

想到這裏,盡管沒有實據,但平手汎秀自認為是厘清了大體的方向。

接著,他開始做一件天馬行空的事情——

幫助大和松永家查戶口。

一番調查下來,根據統計分析,松永久秀這人,並不怎麽好女色,一共只有一子二女,三個孩子。

女兒先不管,兒子就是松永久通,已經被佐佐成政射死在比叡山上。

松永久通有二子,長子年九歲,基本確定是一起死在山上。次子年六歲體弱多病,跟著祖父呆在大和。

另外松永久秀還有個二十歲的親侄子,但從上一輩起,已經改姓內藤了。

摸清情況之後,平手汎秀當機立斷,下令將松永久通及其長子的頭顱討過來,裝裱好了給大和松永久秀送過去。

你不是號稱痛心疾首,劃清界限,脫離父子關系嗎?

不是口口聲聲說壞事都是混蛋兒子做的,自己完全是被脅迫嗎?

那正好幫你清理門戶,不用謝了。

就看這老狐狸,會不會被怒氣沖昏頭腦,不顧大局,舉兵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