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逐漸形成的默契(第3/4頁)

那些秦軍……畏懼那支魏軍?

這也不對!

雖然隔著頗遠,但鄧典仍能依稀聽到,那些秦軍士卒中或有人朝著魏軍到來的方向大罵。

可罵歸罵,那些秦軍還是對這支魏軍避而遠之。

而此時,那區區兩三百魏軍騎兵,亦在距離鄧縣城墻約兩百丈左右的位置停了下來,旋即,有幾名騎士翻身下馬,將兩支繪有「魏」、「方城」字樣的旗幟豎在地上,旋即佇馬不前。

“阿兄,魏軍這是什麽意思?”

鄧典問兄長道。

聽了這話,鄧戍還未來得及解釋,他們所在的人群當中就有人喊道:“大家快逃啊,只要逃到那兩面旗幟下,秦軍就不會再追殺我等!”

『唔?』

鄧戍有些意外地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他知道,這些人當中肯定有從酈縣、穰縣、臯滸逃奔而來的知情者,很有可能就像他一樣,為了保護家人而冒險來到鄧縣。

“阿兄,那人說的是真的麽?”

耳邊,傳來了弟弟鄧典急切的詢問。

鄧戍點點頭說道:“不錯,雖然我也不清楚究竟怎麽回事,應該是秦魏兩軍的高層將領有過約定,只要我楚人能逃到那兩面旗幟,秦軍就不得再追殺我等,否則魏軍就會攻擊他們……”

正解釋著,附近的人潮已朝著遠處那兩面旗幟逃去,見此,鄧戍亦催促弟弟道:“快!背上母親,咱們跟著人群一起行動。”

“嗯。”

只見在人群中若幹知情者的指引下,成千上萬的鄧縣楚民紛紛朝著遠處那兩面「魏」、「方城」字樣的旗幟逃亡。

期間,沿途仍有秦軍士卒追趕、屠殺他們,但與先前不同的是,這會兒秦軍只是在兩側夾擊追殺他們,而沒有派人正面堵住這些楚人逃亡的去路,顯然是在顧忌著什麽。

可即便如此,仍有大批的楚民倒在秦軍士卒的兵器下。

而背著老母親的鄧典,亦險些被一名秦軍士卒用短戈戳中,好在他在酈縣當軍卒的兄長鄧戍立刻拔劍,彈開了那名秦卒的兵器。

“阿兄……”

“快走!”

一邊喝令弟弟帶著母親與妻兒離開,鄧戍神色嚴肅地盯著徐徐向他逼近的三名秦卒。

要說他此刻心中毫不驚慌,這自然是假的,畢竟他在酈縣當兵,早在秦軍進攻酈縣時,他就已經領會過這些秦卒究竟有多麽厲害。

不過,相比較附近那些滿臉驚慌無措的楚民,鄧戍很清楚對面那些秦卒想要什麽,於是,他立刻就將背在背上的包袱丟在地上,又將懷中的一包錢幣亦掏出來丟在地上,然後緊緊握著手中的兵器,順著人群徐徐後退。

果然,那三名秦卒見到這一幕,在稍微思索了一下後,便放棄攻擊鄧戍,轉而去追殺其他的楚民。

這也難怪,畢竟鄧戍手持兵器、一身甲胄,且非常識相地就丟下了隨身攜帶的包袱,這一看就知道是從酈縣、穰縣逃到這邊的楚國敗卒,與其花費很大精力將一名楚國兵卒逼上死路,甚至還要防著被其臨死前反抗擊傷,那些秦卒自然會選擇更好對付的目標,比如那些只顧埋頭逃亡的楚民,一刀就是一個,而且還不費力。

『對不住了……』

見那幾名秦卒轉頭去攻擊其他的楚民,鄧戍心中暗暗道了一聲歉,旋即立刻追趕上弟弟鄧典。

約兩百丈的距離,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用自己的機智逃過一劫的鄧戍,很快就帶著家中逃到了那兩面旗幟下。

此時,鄧典氣喘籲籲地問道:“這裏……逃到這裏真的就安全了麽?”

“唔,你自己看吧。”

逃出生天的鄧戍,臉上亦帶著劫後余生的笑容。

聽聞此言,鄧典轉頭觀瞧,果然如兄長所言。

他甚至看到,有一名秦卒原本已即將用手中的短戈戳中一名楚兵,但卻忽然收了手,皺著眉頭看著那名楚兵幾步就跑過了那兩面旗幟。

就仿佛,秦魏兩軍間確實有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約定。

此時,有一名年輕的魏騎徐徐來到人群前,沉聲說道:“我乃方城令麾下軍司馬華虎,想必諸位是願意投奔我方城,才逃往這邊,我得說,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只要有我方城軍在,秦軍就不敢再肆意追殺爾等……現在,你們可以沿著這條路投奔方城,我會派幾名騎士沿途保護你們,你們可以放心,在你們前往方城的途中,絕對不會有秦軍膽敢追殺你等……去吧。”

得到了華虎的保證,逃出生天的楚民們便在幾名騎士的指引下,徐徐朝著方城而去。

不得不說,其實這會兒秦卒距離他們並不遠,倘若對方有心追殺的話,他們這些人根本逃不出多遠,但奇怪的是,確實沒有秦卒再追殺他們。

大部分的秦卒,此刻已經開始在地上的楚民屍體上翻找錢物,對僅僅兩百丈外那些僥幸跑出“攻擊範圍”的楚民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