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2/3頁)

現在魏國公府盯著的是軍改,是南京的軍改。

一旦南京的軍改開啟,那麽魏國公府發財的機會又來了。

貪汙軍費什麽都是小兒科,單單是軍需供給一項,那就足夠魏國公府賺的盆滿鍋滿的了。在這方面有人能和魏國公府競爭嗎?完全沒人啊!

采買軍械糧食蔬菜,那都是錢,魏國公府估計數錢數到手抽筋。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苦笑著搖了搖頭,事實上他也不知道自己這麽幹對不對,也不知道會造成什麽樣不可預知的後果。

但是朱翊鈞知道,自己是皇帝,是帝王,大明是封建君主制。

在這樣的體制下面,權貴資本主義絕對是最合適的了。至於權貴資本主義的弊端,其實也很好解決,那就是將矛盾轉向國外。

在這個全球大殖民的背景下面,掠奪全球奉養幾身,基本上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至於以後會不會出現其他的毛病,那就不關朱翊鈞的事情了,估計即便出現,也得三五百年之後了,自己骨頭渣子都該爛掉了。

“既然如此,那麽咱們就轉移一波矛盾到外面吧!”

朱翊鈞眼中帶著一抹笑意,轉頭對張鯨說道:“來人,傳內閣大學士及六部尚書明早進宮,朕要召開廷議,讓他們全都來。”

廷議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外面的大臣都有些疑惑。

廷議本來不是什麽大事情,大臣們也都習慣了,可是自己家的這位陛下卻不是如此。每一次廷議,搞出來的事情那都是驚天動地的。

可是最近也沒什麽大事情啊!

商稅征收的挺順利的,國庫也很豐盈,這個時候如此興師動眾的召開廷議,這就有問題了。如果是召見內閣大學士,或許擔心還少一些。

可是六部的人也都叫了,那就不是小事情了。

只不過讓人沒想到的事情又發生了,晚上又有消息傳來,皇上這一次叫了五軍都督府的人。英國公張溶、定國公徐文壁、定北侯戚繼光、臨淮侯李言恭等也都在列。

朝臣們瞬間就明白了,皇上這是要打仗啊!

看這個架勢,這不是小打,這是要大幹啊!

當初打西北瓦剌,皇上也沒弄出這個陣勢來,皇上不是要北伐吧?一想到北伐,大臣們心情瞬間就不好了,實在是土木堡之變的教訓太深刻了。

現在大明的情況剛好一些,府庫充盈,軍甲整備,這個時候打什麽仗啊!

當然了,這個時候是沒人說什麽蠻夷偏遠之地,打下來好處也不多,西北這兩年都快成油庫了。大家瘋了一樣往那邊跑,全都是奔著賺錢去的。

文臣根本都沒商量就達成了默契,第一目標,阻止皇上北伐,不能讓皇上這麽幹。

第二目標,不能讓皇上禦駕親征,打也可以,讓戚繼光去打。

對於戚繼光,滿朝文武還是信任的,實在是戰績太彪炳了。這麽多年了,沒打輸過,自從報紙宣傳之後,戚繼光已經是戰神級別的存在了。

戚繼光去打,打不贏,也不至於輸,反正皇上禦駕親征是不行的。

當然了,這一點是大臣們想多了,朱翊鈞才不想禦駕親征。一來自己根本不擅長打仗,也不擅長用兵,如果這是一場戰略遊戲,自己應該打的是暴兵流。

玩後勤,打經濟,然後暴兵,以大明的資本,玩的起暴兵流。

再說了,打仗太危險,雖然關鍵時刻可以皇上先走,可是這一路舟車勞頓,自己要是在生個病,在掛掉了,那豈不是掉的大。

當然了,文臣們也都知道,皇上想打,攔是不太好攔的。

但是阻止皇上禦駕親征是可以的,因為不打,勛貴們也不會同意,沒見皇上都把臨淮侯李言恭給叫上了,說起李言恭,這也是一個傳奇人物。

祖上是大明的開國功臣李文忠,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將、謀臣,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李文忠十二歲時,母親曹國長公主就去世了。

父親李貞帶著他輾轉亂軍之中,多次瀕臨死亡。二年之後才在滁州見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見到李文忠,十分喜愛,便將他收為養子,跟隨自己姓朱。

十九歲時,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親軍,隨軍支援池州,擊敗天完軍,驍勇善戰為諸將之首。朱元璋對李文忠十分寵信,常派他監軍隨將領出征。

李文忠轉戰沙場,官至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復姓李。

明朝建立後,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余勢力,戰功顯赫,獲封曹國公。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陽王,謚“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裏,位次第三。

這樣一位功臣,自然是大明重臣,地位絕對不會比英國公定國公差,甚至還強很多。事實上也是如此,曹國公的爵位在大明也是赫赫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