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蓄勢(第3/3頁)

張學顏在三邊軍改進行的也很順利,顯然三邊那邊的人倒是沒辦法對張學顏造成什麽傷害。

天津那邊的造船廠已經在擴產了,雖然大船建造起來不容易,可是大明這方面還是有實力的。這個時代的荷蘭,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廠,全國可以同時開工建造幾百艘船。

這樣的造船實力是大明不如的,但是朱翊鈞相信大明追趕上只是時間的問題。

現在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在荷蘭買船,這也大大促進了荷蘭造船業的發展,也使得荷蘭有了實力和資本橫行大洋之上,將西班牙和葡萄牙打下去。

朱翊鈞現在也沒有去歐洲爭雄的野心,但是在東半球,大明的霸主地位是不允許撼動的。

發展大明的造船業,促進大明的航運,讓大明的商人走出去。這些朱翊鈞都是有計劃的,從收服李旦開始,朱翊鈞相信大明的商人不會不敢出海的。

在大明不支持的情況下,前有汪直余海,中有李旦,後有鄭成功。

一旦自己敞開了支持,朱翊鈞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的商船就能遍布整個東半球。至於他們會不會幹出這個時代特有的殖民事宜,朱翊鈞一點都不懷疑。

商人是逐利的,在利益面前,商人可不會手軟,大明的商人也一樣。

尤其是現在大明之人對洋人的看法,那就是海外蠻夷,鄙視那是發自內心的。朱翊鈞覺得真的把大明的商人撒出去,估計幹的也會挺狠。

“內務府那邊有折子送過來嗎?”朱翊鈞轉頭看著張鯨,開口問道。

“回皇爺,有,內務府李大人有折子送上來!”張鯨連忙說道,說著走到奏折堆裏面,伸手將奏折給找了出來,然後恭敬的遞到了朱翊鈞的面前。

伸手將奏折接過來,朱翊鈞快速的翻看了一下。

奏折的前面詳細的寫了自己接觸李旦的過程,後面則是寫了江南關於商稅的反應以及江南現在的情況,尤其是寫了自己的擔心。

朱翊鈞伸手敲打著奏折,冷笑著說道:“還真是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朕倒是要看看,你們的山雨究竟夠不夠大,能不能夠吹動朕的大明江山。”說完將奏折遞給了張鯨,轉身走向了龍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