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2/3頁)

梁夢龍雖然會聽音,可是他怎麽會想到自己家的皇上正在計劃如此陰損的事情。漢代的天子外有諸侯尾大不掉,內有元老列侯掌權,漢家天子才幹出那麽不要臉的事情來。

自從漢代之後,基本上沒有哪朝那一代的皇帝這個幹過,太沒下限了。

可是梁夢龍不知道自己家的這位皇帝在想什麽,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為皇帝基本上也沒下限,尤其是在他看到大明的官員絲毫沒有下限之後,他的下限也不見了。

節操是什麽?早就丟了,不見了,誰撿到了,還給我。

從孔家各種投降,誰當權就拍誰馬屁的作風上就能看出來,儒家其實真的沒什麽下限。當官的這些人,那就更沒下限了。

親政這幾年,朱翊鈞對這一點更是感觸頗深。

梁夢龍不知道自己家的天子在想什麽,琢磨了半天,他覺得提高工匠的地位,估計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後果,工匠還能當官不成?

沉吟了片刻,梁夢龍心裏面就有了決斷,躬身說道:“陛下聖明燭照,此議大善。”

聽了梁夢龍的話,朱翊鈞頓時就松了一口氣,大笑著說道:“好好,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朕就著愛卿去辦理,按照愛卿所奏,先從軍匠開始。”

“軍匠則先從軍改之地開始,愛卿一定要盡心。”

梁夢龍連忙躬身道:“是,陛下,臣定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所托!”

看著梁夢龍離開的背影,朱翊鈞嘆了一口氣,自從自己穿越而來,到今年已經十五年了。十年潛伏培養人手,五年小心翼翼的試探布局,今天終於到了動真格的時候了。

“成與不成,在此一搏了!”朱翊鈞面容嚴肅地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的京城可以說是多事之秋,原本過完年還好好的,可是自從法紀司開始抓人,事情就開始變得亂套了。

貪汙八十貫以上判處絞刑,皇上要嚴行大明律,百官驚慌失措。

內閣出了修改大明律的提議,事情也就導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剛開始是爭吵,是上書,可是隨著局面的僵持,事情開始向著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而去了。

朝廷和民間突然出現了一種論調,那就是“時移世易,世上無萬世不宜之法。”看起來是為修改大明律做注腳,可是這種思想擴散之快,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心學門人開始大肆鼓吹這種說法,一時間民間官場,全都在說這個。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內閣大學士申時行就是心學門人,前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也是心學門人,一時間局勢變得更為混亂了。

在這個時候,在京城之地,一個並不是很大的心學門派誕生了。

這個門派脫胎於心學的泰州學派,創始人是李贄,人數並不多,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力。可是大明律的事情鬧騰起來,他們仿佛猛然間就出現了一樣。

他們反對存天理滅人欲,大肆抨擊理學,倡導與百姓同欲,人人生而有欲,此乃天理,譬如不食會餓,不喝會渴,皆為人之欲望。

在政治主張是上,他們倡導知行合一,躬行於百姓之間。

行走於阡陌之間,為百姓做實事,反對高高在上的形式主義,倡導四民皆本,行業無分高低。人之高地,當以修養和行為來斷定,而不是以所從事之職業。

倡導勞動光榮,我之酬勞供養父母妻子,當被人尊重。

對於勛貴勛戚,他們倡導貴族榮耀,凡勛貴勛戚,當有貴族之準則,殘害生民百姓,當鄙視之。對官員,他們倡導清廉自守,倡導富民強軍。

官員不應該坐在衙門裏面,應該行走於阡陌,與百姓躬耕。

對於個人,他們倡導人無完人,要正視的缺點,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要學會知人善任,謙虛謹慎,學會向別人請教。

三人行必有我師,哪怕是普通的匠人,也可以唯吾師。

整個學派出現的很突兀,倡導的思想也很激烈,從四民皆本到倡導人欲,從倡導時移世易到躬行合一,從倡導明鬼到天志,這一學派一出來,瞬間就震撼了不少人。

因為這個學派雖然打著心學的旗號,可是很多地方都和心學背道而馳。

比如明鬼和天志,那都是墨家的思想,倡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法家的思想,倡導的人欲說,則是荀子流派的思想。

整個學派雜糅了儒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並且選取的是儒家荀子學派的思想,高舉的是公羊春秋的大復仇思想,打著的是開宗明義正本清源的旗號。

從誕生之初,這個學派就一副要把理學掃到垃圾堆的架勢。

雖然心學和理學一直都在爭論,甚至不乏相互鎮壓的情況,可是最近這些年,心學和理學也算是相安無事,這樣高舉大旗的情況,當真是少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