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第3/3頁)

伸手將宋應昌的奏折放到一邊,朱翊鈞開始繼續讀奏折。

剩下的奏折基本上就沒什麽大事情了,事實上朱翊鈞看到的奏折都是經過篩選的。一部分是在內閣進行篩選的,內閣能辦的事情,有前例可援的事情,內閣都處理好了。

在內閣篩選了之後,司禮監也會進行篩選,把重要的和急切的奏折放在上面。

忙碌了很久,朱翊鈞做的腰酸背疼,甚至連屁股都麻了,他終於停止了上午的工作。前去傳旨的張鯨也回來了,同時也帶回來了一個人。

內閣大學士王錫爵。

自從山東的事情之後,朱翊鈞很是冷落過王錫爵一段時間,甚至連開藩禁的事情都沒有再提起。王錫爵也知道朱翊鈞對他不滿了,所以這段時間他也是低調的很。

不過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藩禁的問題不解決是不行的。

王錫爵走進大殿之後,恭敬的給朱翊鈞行禮:“臣王錫爵參加陛下!”

朱翊鈞點了點頭,然後淡淡的開口說道:“免禮吧!”等到王錫爵站起身子,朱翊鈞開口詢問道:“關於開藩禁的事情,愛卿琢磨的怎麽樣了?”

事實上明朝對藩王的限制,也導致了皇室能量的不足。

如果朝中有王爺為官,他們和文官尿不到一個壺裏面,勛戚也有了領頭的人。當然了,這也會滋生王爺的野心,奪嫡會分裂官員,但是也會產生一大堆的問題。

總之優劣都有,只是選擇不同面對的問題也就不同。

王錫爵聽了朱翊鈞的話,連忙躬身說道:“臣已經有了計劃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那就說說看吧!”

“臣想先從一位藩王開始。”王錫爵也知道,上一次自己已經被朱翊鈞不滿了,如果不是開藩禁需要自己,估計自己該回家了,所以開藩禁就成了他最後的稻草,一點也不敢怠慢。

“以一位藩王做出表率,然後在進一步其他的藩王開藩禁。”王錫爵說出了自己想到的辦法,然後等待著朱翊鈞的回答。

從一位藩王開始,不用想也知道,王錫爵所指的藩王肯定不是後面的藩王,而是枝繁葉茂的第一代藩王,因為他們的家族譜系足夠龐大,也最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