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齡(第2/3頁)

聽了皇帝這話,眾人又是一愣,什麽時候自己家的皇帝這麽好說話了?

不過這是好事情,眾人臉上頓時就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這件事情定下來了之後,那麽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沒了寶鈔,俸祿實發,這就解決了大問題了。

朱翊鈞目光掃過眾人,他也沒了商談的興趣,直接就說道:“俸祿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來吧!內閣回去之後會同戶部,查看一下京城的物價,然後擬定一個官員俸祿給朕。”

“朕有一點要說,那就是官員俸祿不能搞一刀切。”

“要因地制宜,比如京官,京城居之大不易,那就多一些,地方官有衙署宅院,可以適當少一些。偏遠地方為官不容易,也要適當多一些,愛卿可明白?”

眾人一聽這話,連忙躬身道:“臣等明白!”

朱翊鈞點了點頭,站起身子說道:“那就這樣吧!戶部和吏部要盡快拿出一個條陳來,如果全國一起來不及,那就先從南北二京開始,到時候在向其他其他省拓展。”

“臣領旨!”申時行連忙躬身道:“一定盡快拿出方案來。”

一邊往回走,朱翊鈞心裏面一邊冷笑,想讓朕往外拿銀子,朕的銀子是那麽好拿的?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賺錢太難了,正所謂有命賺沒命花。

提醒申時行從兩京開始,可不是朱翊鈞好心想快點給官員發俸祿,這種事情拖一段時間才好。

朱翊鈞這麽說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個地方一個地方來,自己現在實力不足,正好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收拾。話說都察院的改組也該提上日程了,有大用啊!

漲工資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官員們可以用彈冠相慶來形容了。

尤其是在得到了不用寶鈔抵俸祿的承諾之後,那更是高興的眼睛都笑沒了。

只不過也有聰明人,比如潘晟,這位在能個裝傻充愣的大學士回到家之後,臉色就不太好看。在內閣之中,潘晟的地位實際上略微有些尷尬。

申時行余有丁和王錫爵是同年,還是同年的三甲。

外面早就傳為佳話了,可是這對於四位內閣大學士之一的潘晟就不是什麽好消息。人家三個抱團,自己這個大學士就成擺設了。原本潘晟也不在乎這些,他本身也不太注重官位。

在嘉靖三十五年的時候,潘晟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世宗晚年專事靜攝,不理朝政,往往醮祀宮中,詞臣們多以撰寫“青詞”希圖仕進,而潘晟不屑於此,“堅執不為”遂致仕歸。

隆慶四年,神宗繼位,潘晟以神宗老師身份,任禮部尚書,兩年後又致仕。

萬歷六年,潘晟再次出任禮部尚書一職。

萬歷八年十一月,加太子太保,僅一個月,潘晟便辭官。

仕途近五十年,難進易退,休休有容,潘晟早就看開了。

“爺爺,何事如此生氣?”潘晟的孫子潘志省年紀也不小了,但是無心仕途,迷戀山水,倒是畫的一手好畫,對官場之事非常的厭惡。原本也不想進京,可是爺爺年紀越來越大了,身邊沒人伺候也不合適。

過了這個年,爺爺都七十歲了,自己這個孫子在身邊代父盡孝也是應該的。

看了一眼自己的孫子,潘晟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這京城不是久居之地啊!”

潘志省一愣,自己的爺爺早就熄了仕途之心,奈何張居正死前保舉,自己家又是浙江人,與張居正算是鄉黨,這才想著進京穩定局勢。

沒想到這一呆就是五年,這五年來爺爺可從沒說過這樣的話。

“爺爺,是不是出什麽事情了?”潘志省小心翼翼的看著潘晟問道。

搖了搖頭,潘晟嘆了一口氣說道:“爺爺今年七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還有幾年好活誰也不知道。這兩年精神也是越來越不好了,做內閣大學士也是不足以勝任了。”

“孫兒,給爺爺研磨,爺爺寫拜辭折子!”沒有和孫子說太多,潘晟直接吩咐道。

潘晟在京城五年,對自己家的這位天子看的很清楚,往往答應痛快的時候,後面絕對不會簡單。現在漲俸祿,這後面不見得有什麽事情。

自己今年都七十歲了,何苦牽扯到這些事情裏面去。

說不定過幾年自己就死了,死前不清凈,智者不為也!

趁著還能動,回到家鄉,含飴弄孫,別等到死在了任上,給人留下一個眷戀不去的印象。現在事情還沒發,趕緊走,等到發了,怕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第二天,潘晟的折子送進了宮裏面,這一份拜辭的折子瞬間就震撼了整個朝野。

現在朝中一共有四位內閣大學士,哪一位不是舉足輕重,加上朝局穩定,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做了好些年了,現在突然有人辭官,怎麽可能不震撼。

加上潘晟辭官事出突然,大家也沒個心理準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