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2/2頁)

“臣彈劾王大人賄賂買官,私通韃靼,請皇上下旨論罪。”

朱翊鈞看了一眼彭倡,這算不算是給自己的一個下馬威?不過他還是轉頭看了一眼王崇古,見老頭氣得夠嗆,臉色漲得通紅,怒視著彭倡。

在彭倡之後,又有幾個人站了出來,清一色都是在彈劾王崇古。

朱翊鈞嘆了一口氣,還真是一箭好幾雕啊!

試探自己對張居正的態度,趁著張居正不在試圖扳倒王崇古,同時也給自己這個小皇帝一個下馬威。人家說的是正事,自己總不能拉過來打廷杖吧!

“這件事情諸位愛卿可以寫一個詳細的奏折遞上來,王愛卿也寫一個自辯的折子吧!”

散朝之後,朱翊鈞一邊往回走,臉上一邊露出了一抹苦笑,還真是迫不及待啊!攻擊王崇古,事實上就是在攻擊大明現行的一項政策,就是:封貢!

俺答封貢,說白了就是在邊境設市貿易,當時朝廷有一部分官僚反對和俺答設市貿易,說這是媾和示弱。

對王崇古這個政策大力支持的就是張居正,由於張居正的大力支持,協同籌劃,使王崇古在邊塞得以順利執行睦鄰政策,在大同、宣府附近設市貿易。

當時規定每年限期一月,蒙族人可以用金銀、牛馬、皮毛和漢族人民交換綢緞、布匹、鐵鍋、鐵釜等物品。

現在這些人目標直指王崇古,同時還彈劾他對韃靼的作為,目標很簡單,直指的就是這條政策。朱翊鈞眼睛一咪,他想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張思維。

朱翊鈞以前看到過一個說法,晉黨始於張思維。

事實上在萬歷這一代,大明的朋黨正式開始形成,從齊浙楚黨到東林黨,基本上都是在萬歷這一代形成的。激烈的黨爭,也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

從根本上來講,齊浙楚黨和東林黨是沒區別的,維護的都是大地主和大士紳的利益。

只不過他們的利益是不統一的,從下面的利益競爭開始,他們的利益就不可能統一。朝堂上,他們爭奪話語權,想要為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

張思維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張思維的張家是晉商,是晉黨的代表人物。

在張居正死後,張四維對張居正大肆抨擊,同時開始清算張居正,廢除新法,這就說明張四維也是反對新法改革的。雖然在這個時候他在內閣不說話,但是那也只是攝於張居正的權勢罷了。

事實上各個地方的士紳地主,基本上全都反對張居正的改革,畢竟拿出隱匿的土地,被考成法罷官,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這一點無論齊浙楚黨還是東林黨,全都是一樣的。

晉商的利益在邊貿,這一點永遠都不會變,到了後來大明和女真開戰,就是他們瘋狂的走私,也成為了大清一代的八大皇商。朱翊鈞覺得這件事情找張四維商量一下,或許會有新的收獲。

彈劾王崇古的奏折很快就遞了進來,十幾份奏折,看起來不多,不過朱翊鈞相信如果不及時處理,這肯定只是一個開始。

王崇古的奏折也很快就遞了上來,除了辯解的折子,還有就是一份請辭折子。

朱翊鈞看著王崇古的請辭折子,輕嘆了一口氣,王崇古的功勞他是知道的,大明西疆有現在的安寧,與王崇古的經略是有直接關系的。

無論是貿易政策,還是他的軍事政策,全都被證明是切實有效的。

又看了看彈劾王崇古的奏折,朱翊鈞現在已經對風聞奏事的言官禦使厭惡不已了。這些人長著一張嘴光說,你還不能嚴懲他們,畢竟這是他們的職責。

大明的監察制度有問題,這是朱翊鈞最切實的想法了。

你要嚴懲禦使言官,對監察制度是一種損害,對正直的官員也是一種損害,可是你不懲罰他們,他們真的是肆無忌憚。為了各種各樣的目的,各種花式彈劾,真的是不厭其煩。

“皇上,張閣老來了!”張鯨進來通報,見朱翊鈞點頭之後就轉身出去了。

時間不長,在張鯨的帶領下,內閣大學士張四維就從外面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