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何為王八之氣,誰主天下沉浮(第3/3頁)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過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提倡“真善美”提倡道德是一種好的傳統,但是把真善美跟道德與治國攪合在一起,就太不合適了。

“若有一日我陸謙一統天下,陸某人可不想三二百年後就國破家亡,身死而族滅。更不想我華夏貴胄慘遭浩劫,生靈塗炭。然我清楚,這天下吏治,實難保如一。國家政策亦無百年不變之法。人亡政息,太過常見。我死之後,後代子孫變了法度,我難不成還能從墳裏跳出來不曾?土地兼並更是富貴人之本性。放在五年前,我亦想要良田百頃,在座的兄弟們誰又不想?此方是家族之根基也。”

“且陸謙亦想叫我華夏之民,生養出兩萬萬、三萬萬來。可土地不足以養之,如之奈何?”

“是叫我華夏之民忍饑挨餓,叫我國內兵戈四起,殺戮無窮,還是征討四方,以我之劍奪外人之土,變四周夷土為我華夏漢地?”

“諸位可有教我?”

圓滿的給眾人上了一課,還叫諸人盡數俯首低頭,陸謙心裏得意洋洋。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這種殘酷的現實面前,宋儒的理念是那般薄弱。

整個大堂內都響起了沉重的鼻息聲。陸謙轉而問呼延慶,“小將軍且說那南洋之地可養多少人哉?”

呼延慶此刻已心悅誠服,“臣不知南洋之地可養幾許人也。只知南洋廣大,不可以千裏計。內中海島無數,小則達一縣封土,大著能立千裏之國。小將見識淺薄,不識大王一片苦心,萬賴大王英明,不以小將愚昧,教授小將真道理,始知內中玄奧。大王真知灼見,高瞻遠矚,叫小將佩服之至。此乃天生我主,以解我華夏之憂也,乃我華夏之大幸運。望大王不以呼延慶卑微,來日攻略南洋,小將願做先鋒將,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陸謙今日都不知道哈哈大笑幾次了,拉起呼延慶,笑道,“小將軍言重也。來日南洋之行,還當煩勞將軍提兵。”

之後眼睛再次從文武眾臣臉上掃過,“那南洋雖好,可到底偏遠,便是有快船溝通本土,朝廷之力亦難鞭長莫及。如此勢必不能設立本土這般的州縣制度,當賦之其官以軍政大權,以便靈機處置。如此,時日長久難保不會有野心勃勃之輩趁機挑事,以圖自立。一如今日交趾之弊端也。”

“此非止南洋,西域之地亦是如此。”

“故而,陸謙若真有開疆拓土之日,我當行宗周之故策也。分封宗室功臣,封藩建國。諸位兄弟切莫以為陸謙在哄騙你們,此我之一片真心實意也。”

“咕嘟”,聞言柴進、宋江等很多人此刻都不禁吞咽了一口垂涎。頭頂上的氣柱瞬間都愈凝固來了。

便是那黑旋風聽到‘分封宗室功臣,封藩建國’的話語後也似明白了過來。大聲吞咽了一口口水,張口就叫道:“哥哥真舍得拿無數疆土,分封俺們兄弟?莫要誆騙。”

“我如何誆騙你,我又如何會舍不得。與其將來便宜外人,今日分封於我等兄弟,你等還能反我?”

非常直白的說話。那鐵牛忙把頭搖晃:“不反,不反。哥哥便是殺了俺也不反。鐵牛這輩子就聽哥哥的話,那鳥位算甚。”

堂上一陣哄笑。陸謙舉起一碗酒來,一飲而盡。“今日之言定也。我陸謙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日後如若不應踐,眾兄弟可視我為仇。”

“諸位兄弟亦莫以為我陸謙是失了心竅。中原大好河山還未入手,便想的那般遙遠,似是異想天開。實洛陽趙宋不堪,我視之如冢中枯骨,早晚必破之!”

“而田虎、王慶、鐘相、方臘之流,盡皆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這還是陸謙第一次指點天下這般露骨的。“諸君知龍之變化否?”

自問自答,陸謙道:“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其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以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當初看三國,這一段就覺得極其有逼格,現如今從他嘴中道出來,果然王八之氣四溢。

“江南方臘,河北田虎,王慶、鐘相,皆非英雄也。”所以啊,這如今之天下,無人會是他的對手,他陸大王一統中原,必不在話下的。區別只在一個時間問題。

“且看三五年後之天下,是誰主沉浮?”